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小鹏单月交付逼近3500辆,如何“接招”特斯拉成关键

小鹏单月交付逼近3500辆,如何“接招”特斯拉成关键

小鹏汽车9月交付数据中,单月总交付量、第三季度交付量、P7车型单月交付量等三大数据创历史新高。虽然作为自主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的小鹏,在交付成绩方面收获涨势,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前景依旧严峻,若想步步为营,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应战准备,那么挑战来自于谁呢?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一页书、编辑|禾   子

 

10月5日,小鹏汽车公布9月交付数据,三大数据创历史新高:单月总交付3478台,同比增长145%,创2020年单月交付量新高;小鹏汽车第三季度交付量8578台,同比增长266%,创季度交付量新高;P7车型单月交付2573台,创单月交付量新高。虽然作为自主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的小鹏,在交付成绩方面收获涨势,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仍具严峻的挑战,若想步步为营,就得“接招”一路引吭高歌的特斯拉。

 

融资上市赋能小鹏持续发展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44.0%至31.3万辆,博郡、拜腾、赛麟等企业的接连出局也体现造车新势力阵营正处于缩量竞争的新阶段。已经“崩盘”的企业无一不是在资金上栽了跟头,对车企而言,雄厚的资金储备是新势力造车应该具备的重要因素,只有足够的资本才能维持企业未来的发展,显然小鹏不愁钱。

7月20日,小鹏汽车完成近5亿美元的C+轮融资,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四家投资机构均为首次参与投资小鹏汽车。

8月2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是继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之后第三家在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的上市发行价为15美元/ADS,总计发行9973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8.2亿美元。截至美股8月27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收21.22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1.47%,市值达150亿美元。

9月28日,小鹏汽车宣布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凯德提供40亿人民币融资以支持小鹏汽车加速拓展业务,包括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的智造基地及购置工厂设备等投资项目。同日,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在广州市知识城智能装备区奠基,这是小鹏汽车继肇庆工厂之后的第二个整车制造基地。自此,小鹏汽车形成“广州+肇庆”智造双擎布局。在接连获得新融资并成功上市后,小鹏便拥有了持续投入研发的能力。

 

多项政策加持强化用车体验

对心存保守观念的消费者而言,新能源车型在充电、以及后续车型是否会大幅降价等方面的问题,是他们对新能源车型担忧的重要原因,而小鹏汽车发布的多项政策如同“定心丸”。

9月26日,小鹏汽车于北京车展公布“小鹏超充免费加电计划”及“电池租赁计划”。据悉,小鹏超充免费加电计划面向所有服务期内的小鹏汽车首任非营运车主,后者在用车期间前往指定充电桩充电时,可以享受每辆车每年3000度电的终身免费充电服务。据测算,3000度电大约可以支持行驶18000公里,平均每天约50公里。

 

据小鹏官方信息显示,小鹏超充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座城市开展“免费+专享”充电服务政策。此外还计划与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小桔充电等合作商共建超充网络,并优选合作伙伴中位置好/服务好的站点,再结合自建超充站点为用户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而“电池租赁计划”降低了用户购车门槛。用户可以仅在前期支付车辆车身部分的价款后,享受最长七年分期服务,每月仅需支付少量的电池租赁金额,即可获得车辆以及电池的所有权,减轻了用户的资金压力。在此基础上,用户还可以选择对车身价款分期购买,首付最低为30%。

近日,特斯拉Model 3继续下探至25万元级,对老车主而言,车型降价频率以及降价幅度都是难以接受的。10月3日,小鹏汽车发布了关于P7的保价政策,为老客户吃下一颗“定心丸”。根据政策显示,自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2月11日,如受市场环境变化,导致P7现有车型综合补贴后全国建议零售价发生降低的情况,小鹏汽车承诺将向此前所有购买小鹏P7的客户给予补偿。至于赔偿的方式,对于未交付的客户将会进行差价补偿,而对于已经交付的客户将会补偿等值的小鹏商城积分。

 

如果“接招”特斯拉是关键

近日,特斯拉官方公布2020年三季度全球交付量,全球共交付新车139300辆,打破了在2019年第四季度创下的11.2万辆的交付记录。而在国内市场,特斯拉无论销量还是产能方面的增幅更是势不可挡,继续巩固着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仅8月特斯拉在华最畅销车型Model 3销量就为11811辆,前8月累计销量68579辆,蝉联新能源汽车榜单榜首,同时也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爆款”车型。此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二期投产后预计产量将由15万辆增至30万辆,继续加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换用新型动力电池、政策扶持,国产Model3的售价得到持续下探。近日,特斯拉将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从原本的27.155万元降至24.99万元,而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补贴后售价则从33.905万元降至30.99万元。如此“诱人”的价格,再加上特斯拉品牌自身的溢价效应,Model 3车型的受众群体得到进一步拓宽。

对国内造车新势力而言,留给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未来活下去的压力继续加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蔚来、理想和小鹏在9月份交付量分别为4708辆、3504辆、3478辆,截止2020年前9个月累计交付量分别为12206辆、18160辆和14077辆,特斯拉单月销量基本相当于国内造车品牌整年的销量水平,国内造车品牌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点评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缩量竞争的新阶段,多家造车新势力的“崩盘”也预示该阵营正处于加速“洗牌”的状态。随着特斯拉国产化的进一步深入,其将会进一步侵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造车品牌将受到进一步打压。目前,特斯拉单月销量基本相当于国内造车品牌整年的销量水平,再加上主销车型进一步降价,国内造车品牌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只会愈发激烈。当下,对小鹏等自主新能源企业而言,如何尽快实现盈利,成为接下来“接招”特斯拉的关键,否则再雄厚的资本也会有耗尽的那一天。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0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2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22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0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2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0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6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4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10-10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