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编辑|禾 子

 

新车上市要传递什么?有人会说,除了内卷还有什么?

 

是的,如今新车上市,普遍会有点生硬,除了价格发布之外,要想挖出点新闻,有趣的东西,看来有点困难。原因不外乎雷同和同质化加剧,新车上市过密,而“盘里的豆子”有限。上市发布活动也就不可避免地有点粗放或简单。而新车内容,无非是安全、场景、智能程式化的对标,或是研发、投入、家底的量化,以及概念、定义、名词的堆砌。过于单调和枯燥的灌输。

如此这般,上市发布的俗套日见疲态,在大话空话的加持下,乏味而麻木了,这就不可避免地让一些有效信息被淹没,或错过,尤其是诸多细节,也没有多少人关注那些非上市所溢出的现象。在流量为王的当下,肆意传播,放任粗俗,刻意裹袭,疯狂追求荷尔蒙瞬间效应,统发稿天女散花,成了自嗨的烟花,实际效果则是一地纸屑。

所以,如今的新车上市讲究仪式感,文化内涵,人文价值的已不多见,倒像是赶集的吆喝……,尽管有暖场,产品展示,场景化演绎等辅助,即便有沉浸式,也都是“口红”,点缀不到位,能留下印象,或共情的不多。这说明厂商对于新品的认知还停留在物的层面,放大了功能和应景的需求,而忽视了人文适配与社会平衡,以及人文意义。

不过,最近参加吉利银河耀8上市活动,现场的气氛给了我不少感触,同时对于新车上市有了一些思考。

 

首先,耀8上市开场,一首金志文的《远走高飞》调动了在场年轻人的肾上腺素,顿时活跃起来,跟着歌手一起放声高歌,与背景屏幕共情,激活了发布现场的气氛。其次,在临近发布价格时,请出李克勤演唱那支励志圣歌《红日》,再次爆棚,拉满整场气氛,达到在场的兴奋高潮。再是,两首歌,前后呼应,唱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将新车与偶像巧妙地同框,将情绪价值锚定“吉利银河闪耀生活美好”,触发共鸣。

 

我注意到,整场新车发布会,时长不过1小时左右,前后两首歌拉满了共情气氛,间接地丰富了上市活动,简洁紧凑,在诠释新车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情绪诉求三个维度上都照顾到了,不仅在场的与会者有一种像在听演唱会的意外惊喜,而且加深了对新车的印象,还有了感性的认识。

 

这种在场的体验,结合新车卖点,尤其是与众不同的差异化,就会产生兴趣,促使媒体挖掘和发现,琢磨非产品溢出效应,有助于分析和解读。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在当下如此密集的新车上市活动中,还有什么能撬动钱包?吸睛的又是什么?

 

我们不可回避,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反观现实,用观察人士的话说,如今新车虽多,其实一地鸡毛。尽管有点夸张,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还是有值得关注的新车型,让人眼睛一亮,代表了方向和走势,与车企的内生力和改变相呼应。而通过一场高质量的新车发布会,这些信息得到精准传递,事关态度和认识,以及改变的力量。如果说汽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大戏,那么,新车上市仪式就是“戏眼”。

 

点评

值得关注的新车型,让人眼睛一亮,代表了方向和走势,与车企的内生力和改变相呼应。而通过一场高质量的新车发布会,这些信息得到精准传递,事关态度和认识,以及改变的力量。如果说汽车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大戏,那么,新车上市仪式就是“戏眼”。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要想复活不容易!

    最近,国内多家陷入困境的新势力都传来一些好消息。哪吒开始偿还供应商欠款,极越和威马两家也迎来了一线曙光。这些车企能不能复活还有待观察,当下车市太卷,连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车企,如今都度日如年,而这些根基很浅的新势力车企,要活下去是非常难的事情,最新消息是哪吒被申请破产审查。

    0 ¥ 0.00
  • 小米汽车处在风口浪尖上,雷军要静下心来

    大红大紫的小米汽车,虽然一度顺风顺水,但作为造车新手,总体上还是缺乏经验,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风浪。卷入一系列风波中的小米汽车,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未来如何能够健康成长。

    2 ¥ 0.00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14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24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7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22 ¥ 0.00
  • 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面对新势力的进攻,宝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江湖地位被新能源后浪推翻,生长百年的庞大身躯,使其转变难度大。而进入调整期的宝马,期望在智能赛道站稳脚跟,以中国速度开启战略转型,通过深度绑定中国科技力量,在智能赛道构筑全新竞争壁垒。

    0 ¥ 0.00
  • 剑指宝马MINI的萤火虫,能否避免重蹈乐道的覆辙?

    近日,蔚来汽车子品牌萤火虫旗下的首款车型正式上市,起售价格为11.98万,这台定位为小型纯电车型在蔚来原先的豪华车阵营中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称,这是有史以来最好、最安全的小车。这台面向全球市场的高端智能电动小车,能否满足蔚来汽车打开海外市场的预期?能否明显提升蔚来的销量?

    2 ¥ 0.00
  • 银河耀8上市拉升了什么?

    当下汽车需求正在趋于饱和,供大于求,内卷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泛滥业已令人头痛,不仅涉及环保和转型,还有资源和人文,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汽车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文化,显然是个严肃的话题,也是挑战。我很赞成“不生产无聊的汽车”这句话,说明有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吉利银河耀8上市发布会讲究仪式感,更是将这一深度思考体现得淋漓尽致。

    0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16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14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5-12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