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受到了欧洲各界广泛欢迎和积极评价。这对奇瑞等有意在欧洲市场大展拳脚的中国车企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近日,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

早在2025年年初,大众就曾经酝酿过裁员,但随着工会的强烈反对,转而以出售德累斯顿和奥斯纳布吕克的两家工厂来达成削减成本的目标。对于大众管理层和工会来说,由其他车企接手,带来的负面影响比较小,是一个为各方所能接受的方案。自那时开始就有不少中国车企计划收购或者租赁德国大众工厂的传闻,目前来看,奇瑞接盘的概率增大。据媒体报道称,奇瑞方面证实正在洽谈在德国开展本地化生产,但未透露合作方是否为大众。

 

奇瑞海外战略重心或转向欧洲

在国内一众主流车企中,奇瑞是海内外发展相对来说最为均衡的车企。2024年,奇瑞全年出口汽车达到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从集团层面来看,奇瑞海外销量占比约为44%。所以相比于国内其他车企,奇瑞更看重海外市场的发展。

更进一步来看,和比亚迪专注在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是,奇瑞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燃油、纯电、插混,奇瑞一个都没有放下。在燃料电池和飞行汽车这些前瞻项目,奇瑞也投入了不少资源。如此大的摊子就需要奇瑞不断提升销量,来分摊之前的投入。

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欧盟汽车市场的销量仅次于中美两国。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盟自然也是奇瑞亟需重点拓展的海外市场。2024年,如果加上英国和北欧国家的汽车销量,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的规模达到1296.4万辆。撇开去年加征的电动车反补贴关税不谈,欧盟并没有像美国一样,对中国汽车设置比较高的贸易壁垒。对于奇瑞来说,在欧盟市场站稳脚跟将为自己的销量增长找到一个新的动力。

 

从奇瑞自身的欧洲战略布局来看,如果德国工厂可以落地,那么就可以和其在巴塞罗那的工厂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为奇瑞做大欧洲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奇瑞巴塞罗那工厂不仅已经在去年年底进入到了本地化组装的新阶段,而且奇瑞还计划进一步调整巴塞罗那工厂的产品线:增加Omoda 与 Jaecoo两个品牌的纯电动版本;提升瑞虎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产量。相关的调整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届时年产能最高可达20万的巴塞罗那工厂将成为各方不容小觑的势力。

 

机遇和困难并存

其实,奇瑞国际执行副总裁张贵兵再今年4月在芜湖的一次和经销商与媒体的沟通会中表示奇瑞确实在洽谈在德国的本地化生产。但同时他也承认,奇瑞在做一些可行性研究,包括生产成本、供应链、工会和监管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评估。

在欧洲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特斯拉在柏林的超级工厂为例,虽然也是得到德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但是和上海超级工厂相比,柏林超级工厂还是差了很大一截。2024年,柏林超级工厂的产能提升至了37.5万辆,而反观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已经达到了百万的规模。时至今日,欧洲市场上的Model 3都是在上海生产并运输至欧洲进行销售的。

 

对于奇瑞来说,其在德国的生产有可能会遭遇到和特斯拉一样的困境,所以提前做好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相比于之前吉利收购的是沃尔沃的整个体系能力,奇瑞拿下来的只是一座工厂。所以,后期都需要奇瑞向这家工厂来导入整个体系能力,这不仅包括新品牌和新车型,还需要找到深谙当地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士以及能力强的工会。除此以外,文化方面的差异更是奇瑞需要事先考虑到的。之前比亚迪在部分销往欧洲的车型上撤下其标志性的“Build Your Dreams”标语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做得比日韩车企更加“日韩”

在欧洲汽车市场,除了欧洲本土车企之外,各大跨国车企巨头也都力求有所斩获。

作为全球汽车舞台上的后起之秀,日韩车企依靠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加可靠稳定的质量,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如今在欧洲各大城市的街头,丰田、现代和起亚的车型随处可见。但不容忽视的是,美系车企在欧洲则是典型的反面案例。由于持续亏损,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退出了欧洲市场,把欧宝/沃豪公司(后者是欧宝在英国市场所使用的品牌名)出售给了彼时的标致雪铁龙集团。而后者在接手之后,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让通用汽车颜面尽失。

至于福特在欧洲也只是苦苦支撑而已,除了全顺所在的商用车板块尚处在主流阵营之外,其在欧洲的乘用车业务没有太大的亮点可循。从根源上来说,还是通用与福特所投放的车型,无论是从定位、性能还是从市场营销推广方面,都未能号准欧洲用户的脉。

 

对于奇瑞来说,日韩车企的成功做法值得推广,而美系车企的失败经验教训需要总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奇瑞需要更加依靠欧洲本土人才。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沃尔沃汽车其实归属于福特的豪华车集团。彼时的福特派遣了数以百计的高管来到瑞典总部,使得沃尔沃一众瑞典本土高管非常抵触。无论是德国还是西班牙,都有着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链,并聚集了大量的工程人才。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能够快速崛起,跻身主流,沃尔沃的瑞典工程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奇瑞能够海纳百川,吸收更多的西班牙和德国的优秀工程师,那么无论是服务于奇瑞的欧洲战略,还是帮助奇瑞进一步开拓国际化市场,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点评

从布局的动作上来看,奇瑞这次是下了血本,但与俄罗斯、中东、南美这些市场相比,欧洲市场的运营难度要大了很多。奇瑞需要储备足够的资金,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来经营欧洲市场。但难度越大意味着机会也越大,如果奇瑞可以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那么奇瑞就会蜕变为一家真正国际化的车企。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5-05-08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