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科技企业相助,宝马谋求在智能化赛道突围
撰文|陈德军、编辑|禾 子
蔚来、问界、理想等自主品牌强势崛起,不断蚕食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使得宝马集团等跨国巨头面临愈发严峻的经营挑战。
近日,宝马集团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该企业今年一季度全球销量延续了增长态势,但其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遭遇了销量同比下滑17.2%,交付量降至15.52万辆。财务数据显示,宝马集团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7.8%至337.58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6.4%至21.73亿欧元,中国市场的低迷表现成为拖累其整体盈利的关键因素。
目前,宝马等德系车企正处于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产品仍以燃油车为主,这直接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面对压力,宝马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最近的动作有点频繁。
宝马在日前称,计划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在搭载第九代iDrive系统的BMW 5系长轴距版、纯电动i5及全新X3长轴距版等车型中,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
宝马马不停蹄与多家中国智能化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一个多月来,已与阿里巴巴、华为、深度求索、火山(字节跳动旗下)都建立了链桥。
在电动化上走慢了半步的宝马,欲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追上来。
宝马与AI将产生怎样的火花?
这一波操作行云流水,把中国人工智能天团组团拉进朋友圈。那么在AI加持下,宝马汽车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
“今朝夜里到外滩兜风,帮吾寻家能看江景的餐厅”当车主向车机聊起方言,车机不仅可以迅速理解,并且根据车主和家人的习惯,结合实时路况,给出符合偏好的路线规划。这一场景,预计第三季度在宝马5系上出现。
AI和人的对话,不是机械的一问一答。而是无限接近人类思维的理解能力。并且像朋友一样,不断积极历史对话数据,不断完善性格偏好画像。从而使“答案”更符合个人情况,实现“千人千面”的应答风格。
智能四巨头也将在最擅长的领域赋能宝马。
宝马与阿里巴巴构建安全底层,联合发布定制AI智能体——“用车专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宝马与华为推出包括数字钥匙、HUAWEI HiCar和MyBMW App在内的数字化服务,基于HarmonyOS NEXT开发多元化智能应用与功能,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态体验;宝马计划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加强车机对人类及个性化思维的理解;宝马与火山的营销新模式。将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相匹配的产品,精确引导,从而优化购车流程和体验。
当全场都在卷智能座舱时,宝马看向了产业全链。发布360度全链AI战略,把人工智能应用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这意味着更高效和更精准。
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可以帮助人类工程师设计和测试,因为在数据分析方面,机器比人更具备算力优势。并擅于模拟多种场景,减少实体实验的场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一点对撞击等危险场景更为有用。
生产线更加自动化和柔性化,生产效率质变级提升,质量更为可控,对问题的响应速度也会提高,降低人工成本。
在销售和服务环节,客户的体验会更有自主性,大数据会帮忙匹配车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人类工作人员因水平差异造成的服务差异,过滤掉主观偏差,甚至恶意引导和欺骗。这使得生产到销售环节之间的路径变短,提高效率,减少麻烦。
宝马的两个战略基点
宝马的战略有两个基点,一是智能化,二是中国化。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作为现阶段AI战略的中心任务,宝马将在新世代技术集群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完善和丰富中国用户的全场景智能体验。”
汽车界近十年的的变革实在太快了,三个转变接踵而来。一是能源的转变,由燃油到电力的动力变革;二是驾驶者的转变,从L0到L5的进阶,就是驾驶者由人类变为车机的过程;三是汽车功能的转变,由交通工具变成智能化机器人。后两个阶段,都与AI密切相关。
宝马在能源转变阶段步履蹒跚,比不上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当燃油车的市场被新能源攻下半壁江山,宝马的市场份额随之水落船低。虽然不复燃油时代的江湖地位,但百年底蕴依在。
当智能时代开启,宝马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攻势。与华为、阿里、深度求索、火山的合作,是一步非常大的跨越,其计划中的AI化产品落地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宝马早与宁德时代长期密切合作,已在大圆柱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
侧重与中国企业合作,是宝马中国的明确战略。只有与中国的企业加强合作,才能使宝马更懂中国。正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所言“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打造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未来出行”。
宝马有理由重仓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宝马来说,其贡献的销量也在全球占比最大。同时,中国在智能化方面的活跃度,也使得汽车产业得到极佳的赋能。
理论上讲,deepseek的接入有助于提高安全性。DeepSeek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云端大模型压缩为车端轻量化模型,大幅降低算力需求。换句话说,同样的硬件条件下,新的大模型可以处理更多信息。从而增强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突发场景的反应能力,加强视觉、雷达、语言和环境数据的融合,增强对临时施工、车前有气球等少见场景的识别精度和决策逻辑。但这并不意味着驾驶级别的实质突破。技术升级需要过程,目前最要紧的,是让驾驶者懂得安全。AI的加入,或许可以给驾驶者提供更鲜明的提醒。宝马一直倡导,智能不是取代驾驶者,而是让驾驶更有乐趣。这对于选择宝马品牌的车主来说,是从购车阶段就根植了“人类才是驾驶者,才是安全负责人”的预警。
汽车行业卷得惨烈,慢一步或者错一步,都有可能离开牌桌。宝马的战略,在合资品牌中既领先又务实,及时的放下引领者身段,与天团为伍,通过互相借势,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点评
当诺基亚CEO含泪说出“我们没做错任何事,但不知为什么输了”时,所有人都记住了智能机时代的残酷。而经典品牌要么变革,要么走进“诺基亚”倒计时。而今,宝马正在书写一个关于“大象转身”的东方故事,得到阿里巴巴、华为、深度求索、火山等中国科技公司相助的宝马,只有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转型成功,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