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在华销量逆势暴增80%,背后藏着什么信息?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整体汽车市场的销量并不乐观。不过,8月份却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月份,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0.3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6.5%,实现了自2018年5月以来的最强的正增长。而9月一至四周的累计零售同比增长9%,比8月还高出了0.1%。“金九银十”可以说是稳住了“金九”,至于“银十”能否保住还得看十月的销量表现。
豪华品牌呈颓势,宾利成大赢家
在面对全球疫情之下,全球经济缩减,对于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作为与劳斯莱斯同属的超奢华的汽车品牌宾利却迎来了逆增长。根据宾利汽车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执行总经理安睿轲先生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前8个月,宾利在中国内地的交付量较去年同比大涨80%,高于前5个月50%的增幅,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度之前既定的销售目标。
通过对其它超豪华品牌销量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超豪华车的销量都出现了跌幅。之所以大部分超豪华品牌出现销量大跌,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导致停工停产。比如玛莎拉蒂、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等等,这些品牌销量出现的跌幅均是因为工厂停工,导致订单无法及时交付给消费者。另外,大多数车企都宣布裁员,比如迈凯伦裁员1200人。
中港澳执行总经理安睿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宾利英国克鲁总部通过拓展‘Be Safe 健康安全计划’,帮助英国柴郡当地民众及员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此外,宾利在中国防疫措施中收获了宝贵经验,并及时推出约250项防护措施及符合社交距离规范的复工措施,以此安全有序地实现复工复产。”安睿轲先生面对媒体所说的一切,虽然肯定了自己公司在疫情期间通过努力从而获得了现在的佳绩,但是却忽视了市场需求的作用以及其战略问题。
以价换量成最大杀器
在介绍超豪华品牌目前的“以价换量”的战略之前,先举个个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当下汽车市场的一些变化。疫情的爆发确实大批的实体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却也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随着网红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到直播这一序列,他们的收入普遍较高,甚至衍生出了部分网红一天的收入就比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还要更高。经济水平的提高,物质的需求也就会出现上升,BBA等豪华品牌已经无法满足这部人的需求,他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超豪华品牌,这也就从一定程度刺激了超豪华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部分高端租车服务也推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
关于以价换量的方式,我们可以先通过一组数据来进行分析。根据乘联会报告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超豪华市场就实现了增长趋势,5月至今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长幅度,尤其是在8月更是实现了市场份额创出15%的历史新高。豪华品牌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豪华品牌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向下级市场挤压,导致中端消费者可以实现向豪华品牌的转换。有数据显示,豪华品牌销售均价已从2017年的35万元下降到今年的33.5万元。
虽然说以价换量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部分消费者实现向豪华品牌的转换,另一方面还可以让车企的销量得到快速的提升,但这种方式终归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凯迪拉克,凯迪拉克自去年发售的凯迪拉克CT5到今年发布的凯迪拉克CT4,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车型,毕竟在30万以内想要买到后驱车型还是不易的。尽管产品表现好,但是由于当初凯迪拉克为了快速售出凯迪拉克ATS-L,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来清理库存,导致其保值率大幅度下滑,让不少消费者在看到凯迪拉克CT5时望而却步,销量难以达到理想目标。
总的来说,以价换量的方式并不是最佳的销售方式,更像是一种以牺牲品牌文化来换取的短期利好,而后续的影响将会是无穷的。宾利作为一家百年车企,其技术等方面都是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的,如果因为这样的方式导致其品牌受到影响将会是得不偿失。
战略清晰,消费升级
随着各国逐渐收紧排放政策,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重要趋势,宾利也有着比较清晰的电动化规划,其中宾利在2019年就已推出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添越,标志着宾利迈向电动化的第一步。在中国市场,无论是一线豪华品牌BBA的销量增长,还是超奢华品牌宾利的增长,都预示了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的到来,未来豪华车市场的销量还将实现进一步攀升。
从汽车市场整体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角度来看,国内汽车消费升级的来临,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不断提高,但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将要面临巨大的压力。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中,能够拿出来与国外豪华品牌比拼的自主豪华品牌仍然是非常稀缺的。我们虽然在中低端市场上相继获利,但是我们仍然缺失类似于宾利这等超豪华品牌,所以我们自主品牌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打造具备品牌文化底蕴的自主超豪华品牌,否则在后续将很难再进军高端市场。
点评
宾利的销量的跌幅上升,意味着我们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有更多的国内消费者可以消费得起这部分超奢产品。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的一个消费特征,虽然以价换量不可取,但抓住市场总是没错,关键在于,企业要想清楚,销量上去之后是否需要在别的方面补补课。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