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里国际化最为成功的车企,吉利汽车这一年多来过得并不如意。产品投放大年里的长安和长城,电动车领域的“蔚小理”,都对吉利汽车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借着2021年半年报发布的机会,吉利不仅总结了过往半年的表现,也通过一系列的利好消息给市场打气,给投资人树立信心。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近日,吉利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2021年1-6月,吉利汽车总销量630,237辆,同比上升19%。与销量大幅增长相对应的是,2021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收达4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扣除股份支付的股东应占溢利3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由于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销量和收入基数普遍较低,这个数据看起来已经相当不错。但如果对比长城汽车上半年销量增幅达到49.3%,而收入增长达到73%,吉利汽车的数字就没有那么亮眼了。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关于吉利全面新能源化的战略布局介绍中,提到了几何品牌将要“主攻大众化电动汽车市场”。

 

几何品牌定位线下移

吉利加大了对新能源的发展力度,但眼下其在电动车领域的表现仍存在诸多挑战:作为旗下第一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几何这几年的表现不温不火,始终无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极具竞争力的爆款产品极氪001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吉利发展新能源的决心没有变。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对于几何品牌,最近刚刚亮相的2021款几何C将入门价格拉到了13万元以下,考虑到其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联网配置,其也算打造了一个细分市场新的产品标杆。而在财报会上,吉利高层也透露,几何在今年年底也将推出一款A00级电动车车型,并有信心将旗下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推高到一万台。从吉利角度来说,由于没有在电动车领域的爆款车型,让吉利在双积分方面明显承压。随着法规日益严苛,新能源积分价格很有可能在今年3000元/分的基础上继续上涨。用最初定位不低的产品去冲击入门级市场,吉利的决心还是很大的,胜算也不低。

吉利的想法是,在稳固大客户运营市场的同时,还将加快纯电私用车市场的网络布局,除了刚刚上市的2021款几何C,下半年还将推出面向大众主流的A00级电动产品。这意味着几何品牌的定位线交下移。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对于极氪品牌来说,随着极氪001的交付,之前的很多质疑也将慢慢散去。毕竟从产品力来说,极氪001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无论从造型还是三电亦或是驾驶辅助来看,基本都已经达到了市场上的领先水平。即便和特斯拉的Model 3对标,也不落下风,堪称传统车企中少有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动车车型。根据相关规划,吉利除了在今年推出一款极氪001之外,明后两年各有两款和三款车型上市,覆盖轿车、SUV和MPV市场。从吉利来说,极氪不仅仅将被吉利汽车来使用,沃尔沃、SMART以及其他吉利集团旗下的品牌都有可能使用极氪的SEA架构,如何进行品牌和配置上的区隔,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步入燃油车4.0时代

随着长城和长安的强势崛起,吉利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一哥的地位也一定程度受到冲击,但和长安与长城相比,拥有沃尔沃整车平台和相关技术全力加持的吉利,在燃油车市场上还是拥有不容小觑的竞争力。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从新车型来看,2021 年下半年,CMA架构下打造的星越L、BMA架构下打造的第四代帝豪、SPA架构下打造的领克09等重点车型将如期投放,成为吉利冲击国内汽车市场的利器。而这三款产品力高人一筹的车型的终端放量,是吉利在上半年仅仅完成了63万台的基础上,全年依然可以实现153万台的底气所在。不过半年90万台,意味着吉利每月需要完成15万台的销量。无论是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还是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依然趋紧,其实都并不乐观。吉利的任务不轻松。但这三款新车的产品力放眼国内汽车市场,在所处的细分市场内都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从上半年销量数据来看,CMA架构下的吉利品牌,包括星瑞、星越S、星越L三款明星产品在内的“中国星”车型1-7月累计销量95,465辆,预示着新一代车型正逐步成长为吉利品牌新的销量支柱。此外,吉利旗下博越、缤越等换代车型也会同步推进,夯实吉利持续增长的基础。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亟需在市值管理上出奇招

和大众全力投入电动车、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全新电气架构不同,吉利在电动车和燃油车上还是均衡发展。从技术角度来看,领克旗下刚刚诞生了第一款基于SPA平台的新车,而吉利品牌也在持续对旗下的燃油车型进行更新换代。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吉利在燃油车领域还有不小的红利可以挖掘。

但如果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看,吉利2600亿港元左右的市值落后于8000多亿人民币的比亚迪一大截了。吉利目前的重心依然在整车制造领域,而这个领域能够给投资人想象的空间不大。国内如今风头最盛的两家和汽车相关公司——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撇开比亚迪体量相对有限的整车业务制造以外,其实都是储能领域的佼佼者。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要求下,储能业务给了投资人极大的信心。在最近的特斯拉AI DAY上,特斯拉的重心已经从新能源汽车、储能业务、自动驾驶开始慢慢向超级计算机以及机器人领域转型。而伴随着有可量产的产品在这些领域的落地,带来的将是特斯拉市值的持续增长。吉利坚定地在汽车领域耕耘并没有错,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吉利需要在整车制造之外,在那些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的底层技术以及更具想象空间的领域尽早进行布局。

“几何下移”补齐吉利电动车短板,但难破市值瓶颈

 

点评

整车业务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即将迎来产品强周期的吉利,有望重新坐稳国内自主品牌一哥的位置。而极氪与几何联手出击,也有望在电动车领域打一场翻身仗。不过如果从市值管理角度来看,吉利需要在整车制造之外,寻找新的突破点。特斯拉的AI DAY足以引起吉利乃至整个国内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8-30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