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2023年新能源车企快乐并痛着,2024年继续“卷卷卷”

2023年新能源车企快乐并痛着,2024年继续“卷卷卷”

岁终年末,国内各家新能源车企纷纷晒出了自家2023年的销量成绩单,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头部企业表现良好,但新能源车企整体上仍有七成未达标。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离千万辆的台阶仅有一步之遥。

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

从2023全年数据看,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少数新能源车企完成既定目标,仍有超过7成的新能源车企与既定销量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包括蔚来、小鹏、阿维塔、深蓝等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已连续多月销量同比下滑的哪吒更是彻底掉队,甚至被行业质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威马?

 

七成新能源车企销量未达标

全年销量破300万的比亚迪,同比增长61.86%,压线达成既定目标。截止2023年12月31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630万辆,这个马斯克曾经“看不起”的车企,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此外,比亚迪继续在海外市场发力,目前已进入包括德国、日本、法国、巴西等在内的59个国家及地区的400多个城市。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还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工厂。

作为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另一个王者——特斯拉,2023全年共生产电动汽车185万辆,同比增长约35%,交付达181万辆,同比增长约38%,和比亚迪上演着“神仙打架”的戏码。

 

再看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成立至今的理想汽车累计交付已达60万辆,2023年的理想汽车销量更是爆发式增长,2023全年累计交付新车37.6万辆,占总交付量的60%左右,12月销量更是突破5万辆,同比增速达到182%,远超3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市场表现非常亮眼。

与“狂奔”的理想比,蔚来、小鹏略带一丝“淡淡的哀伤”。蔚来汽车2023年共交付新车16万辆,同比增长30.7%;但亏损这个“老大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小鹏汽车虽已连续多月交付量保持在2万以上,但2023全年14万的新车交付量,仍是“蔚小理”中交付最少的一家,并且和20万辆的既定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拥有几何、极氪、银河的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月销量突破3万大关,2023年纯电动车销量达到33.46万,插混车型全年销售量达到15.29万,市场表现较为乐观。

“升级”了滴滴出行的广汽埃安,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全球最快突破百万的新能源纯电品牌;年销量14.4万辆的零跑汽车,销量超过小鹏,成功打破“蔚小理”新势力格局。

深蓝、阿维塔作为长安品牌旗下的两兄弟,市场表现极为惨淡。深蓝汽车2023全年累计交付136912辆,与销量目标相差甚远。阿维塔销量同样不理想,2023全年销量仅为2.77万辆,距离10万辆既定目标差距同样巨大。

最让人唏嘘的还数哪吒汽车,在2022年一度成为新势力车企“销售冠军”的它,成为2023年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新能源车企,连续7个月销量同比下滑,哪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2023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用热闹纷呈来形容最合适不过,当然这与特斯拉主导的几次“降价潮”密不可分。降价在拉动销量增长的同时并未给车企带来更多盈利,“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未得到明显改善,争芳斗艳、热闹纷呈的表象是建立在对车企消耗极大的价格战上,而随着小米汽车等车企的入局,价格竞争或将在2024年延续甚至扩大化。

得益于各大车企在2023年后半程发力,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2022年有显著提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30%,其中插混及增程车辆的贡献率超越纯电汽车贡献率。

 

随着国内厂商大电池方案的推出,插混及增程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已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通勤,再加上接近燃油车的定价策略,拥有超高性价比的插混及增程车辆已逐渐成为消费者新能源出行用车的第一选择。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快布局并投放极具竞争力的插混及增程车辆,可以预见2024年,插混及增程车辆将持续发力,成为推动新能源渗透率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3年技术在“卷”中进步

 

要用一个字来形容2023年的新能源市场,那就是“卷”!“卷续航、卷外观、卷智能、卷舒适”。随着国内造车技术的提升,那些之前只有高价位进口车才拥有的配置逐渐向下渗透,4秒以内的百公里加速、高速/城区领航辅助、免唤醒词以及支持方言识别的智能语音、高通骁龙8295芯片、电吸门、带按摩通风及加热的零重力座椅、智能交互式LED大灯、空气悬挂及CDC减震系统、双叉臂悬架等一些曾“高高在上”的配置,在2023年显得是如此稀松平常。

2023年,随着中国汽车创新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用车体验得到极大改善,“豪华车”在创新技术的冲击下被重新定义。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早已站稳脚跟的传统豪华燃油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而这种挑战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难以应对。

 

2024年补能体验有望提升

 

随着近些年电池技术的发展提升,纯电动车CLTC续航已普遍达到600km左右,新能源汽车与消费者之间的主要矛盾也从“里程焦虑”转变为“补能焦虑”,未来一年,更多未构建品牌公共充电桩的车企进入补能领域。2024年将有更多搭载了800V电气架构平台的电车发布,快充桩也将被各大车企及第三方放在重要位置,新能源车主的补能体验将有望得到优化提升。

 

点评

2024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厮杀最为激烈的一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必定产生巨大变革,这场“淘汰赛”不知会有多少车企倒下。而对翘首期盼新车型、新技术的消费者而言,2024年又是充满期待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1-17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