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1月份刚刚在科创板递交IPO申请获得受理的禾赛科技,近日终止了其上市进程。对于在国内曾经大放光彩的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突然终止上市其实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的持续深入,激光雷达正在成为各大主机厂下一代产品的前装配置,以此为整车控制器提供更多的输入以供决策。但禾赛科技没有赶上这一波风口,在全球的激光雷达企业中有逐渐掉队的风险。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子

 

科创板的设立,是独立于传统的主板市场所设立的一个新设板块。由于在科创版内试点注册制,因此其准入门槛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相比于主板市场有所放松。但科创板设立至今,每年审核的淘汰率都不低,而证监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加强的相关审查,也是直接导致了一批企业主动撤回自己的上市申请,禾赛科技正是其中一家。如今禾赛科技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的梦想已经破灭。对于禾赛科技来说,眼见像Luminar以及AVEA这样的激光雷达初创企业在北美通过SPAC方式上市成功,未来的道路只会更加难走。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产品规划慢半拍,禾赛科技开始掉队

禾赛科技的拳头产品在于机械旋转激光雷达,其中Pandar40P和Pandar64这两款机械旋转产品占到了其营收的99.8%。但是这种产品成本较高、且可靠性较差,难以达到车规级使用的标准。因此我们发现,禾赛的客户虽然很多,包括美国加州 DMV 公布的 65 家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 50% 已经是禾赛科技的客户,但这些客户更多的是将禾赛的产品用在自己的无人驾驶测试车中,而非其实际的量产车型中。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反观禾赛科技的主要竞争对手,当前全球激光雷达中最为炙手可热的企业Luminar,其所推出的成本较低,且已经达到车规级应用的固态激光雷达,已经获得全球排名前十大车企中七家的认可,手中的量产订单达到15亿美元。最近上汽发布的R-TECH子品牌以及更早蔚来发布的ET7,也都将Luminar激光雷达视为其无人驾驶技术的标配。另外一家同样上市成功的激光雷达供应商---Aeva则和大众合作,奥迪e-tron以及未来的 ID平台车型都会选择Aeva的产品。至于大陆、法雷奥、Waymo、博世等,或收购或自研,也都有自己雄心勃勃的量产激光雷达的计划。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所以说,整个前装市场,留给禾赛科技的空间越来越小。激光雷达其实和车规级芯片一样,尤其是固态雷达,其实技术含量并不是那么可望不可及,但其需要经过一个繁琐漫长的认证过程才能得到实际装车应用。以目前的局面看,随着主机厂或者一级供应商以联盟的方法选定自己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之后,像禾赛科技要想夺回这个市场份额,难度越来越大。

 

和Velodyne厘不清的恩恩怨怨

说起禾赛科技,就不得不说激光雷达领域的落魄贵族---Velodyne。Velodyne曾经凭借机械旋转激光雷达,是众多厂商在进行无人驾驶测试时绕不开的一个硬件配置。而其高昂的价格以及其研发的128线激光雷达,在探测距离和精度上,时至今日也是一个标杆性产品。但在禾赛科技以及其他国内激光雷达初创企业的冲击下,由于成本上没有任何优势,Velodyne最后不得已退出了中国市场。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但Velodyne却在美国发起了对禾赛科技侵权的诉讼。2019 年,双方就专利纠纷达成和解;2020 年 禾赛与 Velodyne 签署《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而达成和解协议的背后,禾赛在2019年向Velodyne支付了约1.6 亿元的一次性专利许可费;2020 年前9个月,禾赛支付的专利许可费为 1500 万元。对于禾赛本来就不漂亮的财务报表,这笔费用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而让财务报表恶化之外,禾赛在相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也已经暴露无疑。而让财务报表恶化之外,禾赛科技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瑕疵不仅让其授人以柄,也是被外界看衰的一大原因。

禾赛上市止步,为何没赶上激光雷达风口?

 

智能网联汽车的蛋糕虽然很大也很诱人,但是进入其中瓜分成果的门槛正在越来越高。而且随着主机厂越来越重视核心零部件,像大众、特斯拉等都会将包括电池在内最关键的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掌握在自己手上。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最大最强,并获得主机厂的垂青,那未来进入前装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说,未来的这些核心零部件之间的竞争,并不是之前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主机厂也会亲自下场,参与其中。而如此激烈竞争的背后,是技术的快速发展,叠加车规级产品漫长的认证流程。对于身处其中的厂商来说,一旦错过一个时间点,很有可能意味着满盘皆输。对于禾赛,要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PK Luminar,重新找回往日的荣光,目前来看希望并不大,至少在海外市场上,禾赛科技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对于投资人来说,在这个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也需要擦亮眼睛。否则一旦投错企业,那带来的必然是巨大的亏损。这是风投最大的风险,同样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点评

禾赛科技终止上市,对于科创板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如果带病上市会让国内不少投资者吃亏。相信如果禾赛科技可以重新调整产品序列,尽快推出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固态激光雷达产品,在庞大的国内市场站稳脚跟,那其未来并非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不过如果禾赛科技坚持自己的机械旋转激光雷达产品,而且没有办法达到车规级量产的程度,只专注在试验车等小众市场上,那其未来生存发展空间会和Velodyne一样越来越小。激光雷达如此,对于汽车新四化时代的其他零部件同样如此。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欧洲市场,有望成为奇瑞销量增长的新“发动机”

    根据欧洲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即将接手一家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为在德国当地生产奇瑞新推出的Lepas品牌做准备。在拥有了一座西班牙工厂的基础上,奇瑞如果能够在德国再落子一座工厂,无疑将有助其扩大在欧洲市场的版图。

    0 ¥ 0.00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12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2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5 ¥ 0.00
  • 日产汽车如何在华向新出发?

    目前,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上,跨国车企普遍处于下风。如何走出低谷重拾辉煌,在中国市场已深耕超过50年的日产汽车进行深度思考,并且审时度势制定新战略。大象能顺利转身吗?

    0 ¥ 0.00
  • 慢造车、拒绝噱头,北京现代“反向操作”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在国内市场可谓起起伏伏,有过高光,也经历过挣扎。汽车百年变局,智能化、电动化如洪水猛兽,对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现同样如此。只是留给北现的试错空间更少,无数人认为北现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节点。尽管如此,北现依然坚持求真务实的造车态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行业盛行的“快造车”、“急交付”的模式相悖。

    0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9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4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4-06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