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马斯克和李书福都盯上了戴姆勒,掂掂吉利手中这张牌

马斯克和李书福都盯上了戴姆勒,掂掂吉利手中这张牌

自从埃隆马斯克爆出了一句不排除收购一家传统汽车公司的论断之后,戴姆勒一直是被不少媒体提及的对象之一。对于特斯拉来说,戴姆勒较高的品牌号召力、整车工程开发能力以及遍布全球的网络,都是目前特斯拉最为急需的能力。但看上戴姆勒并不只有特斯拉一家,吉利早有所动作,而且在寻求戴姆勒的协同效应上领先不少。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弛、编辑|禾子

 

在德国传播机构Axel Springer日前组织的颁奖活动上,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永远不会进行恶意收购,只会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做这件事,如果对方愿意的话,他愿意讨论合并事宜。一时间,大家对一家新兴汽车领头羊和汽车的发明者之间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津津乐道,甚至股价都作出了回应。分析认为,购入戴姆勒可能会使特斯拉的全球汽车产量增加约四倍,加上戴姆勒在欧洲和中国市场的良好基础,二巨头合并绝对会产生1+1大于2的效应。

与发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车企相比,特斯拉需要补足的功课太多太多,用金钱买时间,买经验,买市场,对马斯克来说,收购一家传统车企,可以快速获得该企业包括工厂、经销商和基础设施在内的更大网络。也有利于进一步加速特斯拉可持续能源转型。

但盯上戴姆勒的可不是特斯拉一家,李书福早就虎视眈眈地成了戴姆勒的大股东,并正推进协同效应。前不久,吉利控股宣布,戴姆勒股份公司、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内燃机部门拟就一款用于下一代混动车型技术的高效动力系统展开合作。这是吉利在将旗下发动机部门和沃尔沃的发动机部门合并之后的又一个新动作,将重心放在研发用于混合动力的下一代内燃机上,从技术指标和成本上,给到各方一个更为高效且经济的技术路线。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吉利这两年虽然没有之前那般的高速增长,但是整体销量依旧保持稳定,位居国内乘用车排行榜的第四位,不断缩小和之前上汽通用的差距。在向国内市场不断投放高品质新车,并不断加码领克品牌的同时,吉利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也是亮点迭出。不过在众多的海外布局中,投资戴姆勒成为大股东,并逐步深化和戴姆勒之间的合作,让吉利汽车构建一个横跨戴姆勒、吉利、沃尔沃的大型汽车跨国集团的野心展露无遗。

 

混合动力仍有不小市场空间

最近不少国家和车企多抛出了碳中和的概念,像挪威、英国这样的国家还有非常激进的放弃燃油车的案例。但纵观全球汽车大国,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各国会通过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来促进车辆的节能减排,但贸然禁售燃油车,会对这些汽车工业大国产生诸多不便。一方面围绕电池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没有被完全解决,而且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依然不足;另外一方面,在很多偏远的山区,如果再去布局充电站,不仅会出现大量亏损,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说,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在动力系统中逐步提高电动的比例,借此来不断降低车辆的排放和油耗。至于纯电动车,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来加大鼓励力度,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内燃机的使用。

对于车企来说,目前纯电动车成本依然较高,实现和燃油车一样的盈利程度有不小的难度。要想满足日渐严格的排放法规,除了依靠纯电动车之外,兼顾成本和使用便利性的混合动力技术也是各大车企不容忽视的一条可靠的技术路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吉利联合戴姆勒开发下一代混动动力系统所使用的发动机就显得很有战略意义。即使以当前最高效的发动机来看,其热效率也只能达到40%左右,从绝对数字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将来提升热效率,必然需要通过成本更高的各种技术突破来实现。但和电动机进行配合,开发混动系统专属的内燃机,也能够大大提升混动系统的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油耗表现。此外新的混动系统可以同时搭载在吉利、沃尔沃、戴姆勒以及吉利集团旗下的其他车型上,更大的销量也能进一步摊薄新混动系统的研发以及物料成本,收到和大众MEB相同的效果。

 

到底能加分多少?

相比于刚刚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寻求沃尔沃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不同。如今的吉利已经绝非当年的吴下阿蒙,其从技术和整个体系上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表现。对于沃尔沃和戴姆勒这样的公司来说,和吉利的合作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以沃尔沃为例,其通过技术输出,换来的吉利的真金白银,而这些宝贵的资金,使得沃尔沃可以以一个较小的体量,在汽车新四化技术领域,始终和ABB保持在一个节奏上,甚至在像无人驾驶这样的领域,还能有所领先。与此同时,沃尔沃依旧可以保持传统车型的更新速度。第一代SPA平台的车型已经逐步迎来了中期大改款,而第二代搭载高速公路上实现L4级别无人驾驶技术的第二代SPA平台,也即将量产。至于戴姆勒,无论是移动出行,还是smart品牌的运营,吉利给出的帮助同样不可小觑。这次能够和吉利与沃尔沃的发动机联合体合作,尤其是沃尔沃在内燃机的工程团队,双方的合作同样是对等的,并不存在吉利出钱,戴姆勒出技术的情况。各方更为对等的关系,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以吉利为核心的跨国车企集团雏形已现

成为戴姆勒的大股东后,与北汽相比,吉利动作连连,接连布下重要的战略棋子:除了混动车型技术的高效动力系统以外,之前双方还包括携手布局高端共享出行、联合运营戴姆勒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smart、携手布局低空出行领域等。

其实从吉利最近一系列布局来看,虽然它仍然关注中国市场,但是无论是将沃尔沃归入到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的平台里,寻求在香港以及海外的再上市,还是和戴姆勒一些列的合作,让吉利吸引了全球媒体瞩目的目光。在李书福的规划当中,一个横跨吉利、戴姆勒以及沃尔沃为核心的联合大型汽车集团可能是他终极的目标。乘用车之外,吉利同样也是沃尔沃卡车的大股东,如果结合戴姆勒的卡车业务,吉利同样能够影响欧洲三大商用车公司中的两个。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吉利将真正构建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型汽车集团,去和大众、丰田这些公司真正一较高下。

 

点评

中国车企正在积极走出去,无论是上汽、蔚来深耕欧洲市场,还是长城经营东欧以及东南亚市场,我们更多的还是以输出品牌和产品为主。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尤其是在国内汽车市场日渐饱和且主流车企做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走出去是势在必行的战略。但是这样走出去,很有可能招致当地政府出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弹压。所以说,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入股戴姆勒形成的战略联盟,才是中国车企真正可以崛起的关键和必经之路。这种模式,其他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也同样值得借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9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5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6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12-11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