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随笔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在设计的革命中获得新生,这是法国汽车的特质。有人把它概括为“在通常无阻的革命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然而,法国车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很多的知音,要远落后于它的人文传播,尚未形成流行的符号,这又是为什么?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颜光明

 

在众多的时尚文化中,法国的时尚是源自骨子里的时尚。这种时尚不是肤浅的流行,更不是为了迎合廉价的商业需要,那怕是最简单的服饰,或是发型,乃至家具的摩登,建筑的前卫,艺术的现代,甚至复古,等等,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故有人开玩笑说,走在香榭丽大街,闻到的空气都是香水,满眼流淌的尽是时尚。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浪漫表层下的温婉”。

这样的描述时常让人感到文化的高贵不是物质的堆积,也不是外在的简单附加,它是源自于存在的本体,或是血液里的流露。这无论是看法国的建筑,还是艺术,或者是她的生活用品,橱窗里的设计,浪漫的影像,灵魂的音乐……从大街上望去的人流情状,冥冥之中会升腾起高贵的无价,以及她的意象是那么的奇妙,同样的星空之下就是不一样,真有点不可思议。以致全世界都在模仿巴黎,被用滥的“香榭丽”,风马牛不相及的标签,随处可见。这是无法模仿的气质。而那些被夸大的意象传播,无休无止,肆意放大,实际上是反映了对物象崇拜的不自信,心底的荒芜。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怎样看法国?尤其是涉及汽车的法国文化,我们又是怎样看?

“许多国人一提到法拉西文化就会联想到浪漫,这是由时尚风气引起的表象感觉。实际上法国人的气质里重理智,爱构思,理论和纯粹的思考,为此可以牺牲一切;同时他们善于表达思想,注重逻辑和分析实际的严密性,而这种分析更多地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求,较少功利。”

于是,在我们面前时常提到的不朽的思想家,艺术家,作家往往都与法国联系在一起。如罗丹、萨特、西蒙·波伏娃、尤奈斯库、大仲马、毕加索,等等。有人说,“一切留下来的东西就是文化。”而我在想,文化的存在不就是人的文化在传承?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徜徉在这样的国度里,会被许多个性化的艺术所感染,自由的氛围所包裹。这仅仅是表象。如果深入或观察就会发现,当任何标新立异的思潮冲击理性原则时,法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理性原则仍会通过表面非理性化的原则顽强地显示出来。汽车文化就是一种典型。

早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当德国和意大利都在流行汽车造型流线型的时候,法国人尽管未能免俗也在跟风,但还是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就是雪铁龙的2CV。在人们的印象中,这就是法国的国民车,非常典型的表达了法国人的个性又有理性却又有原则性的特征。以至于今天看到这款车还是感到很亲切,那是艺术的,却又是很实在的交通工具。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2CV的最初要求就是这么简单,但最后却成了一个物象的崇拜。这就像当初波尔舍设计的甲壳虫,也都是从最简单的市场需求出发,最终都成了物象的崇拜。这就是被物化的文化,源自人与自然,精神与需求的和谐融合。

同样是小型车,又同样是作为载人装物的行走机器,但在法国人手里就变成了尤物,成了流动的艺术。这样的疑问不仅存在于设计师的追寻中,在普通人的眼里也有这样的疑窦。再比如,“毕加索”这款单厢式车。在2000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推出时,人们都在为这款非理性设计而表现出来的理性思维,在颠覆传统轿车设计理念的同时创立了新的汽车设计样式。有人说这是先锋设计,也有人说这是另类设计,但在欧洲却大受追捧。但遗憾的是,“毕加索”来到中国就遭到冷遇,很难让人接受,认为单厢式的车不像轿车,就像富康所遇到的问题一样(没屁股的车不成轿车)。又是一个观念超前,市场滞后的产品。故有人对这种现象颇为幽默地称之为“做了先烈”。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再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雷诺公司式推出的Espace这款相形汽车也是非常轰动。原因是,这款车的设计改变了人们对汽车乘坐的方式(乘坐空间可以任意变化,既能做流动的办公室,又能做会议室,也能成为家庭旅游的移动工具等),可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这种创意后来被全世界竞相模仿。今天看来就是MPV的雏形。时过境迁,但Espace却走进了历史,成了法国人的历史珍藏。还有在上个世纪50年代雪铁龙设计的D5房车,曾以150万辆的销量风靡法国,其独特的造型(不明飞行物),惊世骇俗,流行长达20年。有趣的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还指定D21为法国官方用车,将时尚带入官场。看来也只有法国人才敢这样出格,浪漫到朝野不分,全民同享。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法国人对车展也疯狂。”

2005年巴黎车展上,一群中国记者看到法国人也像人来疯似的在争前恐后地看车展,甚至全家人都出动,连行动不便的残障人也推着轮椅赶热闹。看到此情,也就不会在为中国人为汽车而疯狂感到突兀,其实汽车就是生活。所不同的是,法国人更注重对有创意的车型感兴趣,这倒不是盲目的追捧豪华高档车,更关心的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车型。

比如,标致推出的一款厢式微型车,许多人驻足好奇于它的使用方式,多功能,甚至考虑到残障方便等,将人性化的设计与高科技的运用,以及生活化的细腻,都糅合成一种生活的艺术。如此平常的车型,却有着高贵的气质,外表的华美,洋溢着浓烈的民本思想。这种对民生的敬畏设计还反映在他们对消费者的尊重,其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款并非大富大贵的车竟然会摆放在香榭丽大街的橱窗里。

 

法国车为什么有物象崇拜背后的文化积淀

 

“没有歧视和势利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

由此联想到国内对汽车的歧视并非鲜见,看不起小车,尤其是平民车,制造商们的势利往往只是盯在有钱人屁股的追随者,鲜见有自己独立人格的魅力。所以,汽车的人格化在法国汽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不媚俗,有个性,常常给以人赏心悦目的印象,如2003年雷诺推出的梅甘娜2号,“车头极像拉古娜,而车尾则是彻底的掀背跑车Avantime风格,圆弧和凸角造型特别抢眼”。 此车在欧洲十分流行,但它是典型的家庭轿车,并没有被夸大到高不可及的神秘物。

在设计的革命中获得新生,这是法国汽车的特质。有人把它概括为“在通常无阻的革命中呈现出多样化的景观。”然而,法国车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很多的知音,要远落后于它的人文传播,尚未形成流行的符号,这又是为什么?

THE END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4-04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