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特斯拉奔驰缘何躲过一劫?“召回”再次“被套路”

特斯拉奔驰缘何躲过一劫?“召回”再次“被套路”

3·15晚会已经结束了,被点名的车企包括宝马、长安福特、英菲尼迪三家车企。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特斯拉、奔驰等多家车企均没有被点名,不少人感到唏嘘不已。那么,他们是怎么躲过这一劫的?3·15晚会之后就平安无事了吗?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蔡家伦、编辑|禾 子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共有三家汽车品牌被点名,除了宝马是因为经销商监控数据“被迫”上榜以外,长安福特和英菲尼迪都是因为核心部件设计缺陷导致质量问题频发,并存在对车主有欺瞒行为才被曝光的。在3·15晚会结束之后,长安福特和英菲尼迪两家车企先后发表了声明,在主动致歉的同时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对于央视3·15晚会上点名的两家车企,虽然情况比较恶劣,但是真的已经是目前汽车行业中质量问题以及欺压消费者最严重的的车企吗?答案显然不是。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公布的2020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的情况分析显示,汽车及零部件领域虽然已经跌落至第二名,但是全年34897件投诉量仍处于同比上升1.64%的局面。所以除了3·15晚会上点名的车企以外,还有不少车企因各种因素还没有在晚会上被点名。

 

特斯拉车主维权难

如果在今年3·15晚会前进行一轮投票,主题是哪一家车企最有可能被央视点名。那么特斯拉将会是获得票数最多的车企,重点是没有之一。自特斯拉实现国产以来,其新闻几乎没有停过,包括任性调价割韭菜、多起自燃事故、各种刹车失灵、自动加速等失控事故频现。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还有过甩锅国家电网的“前科”。进入中国市场仅仅两年的时间,就被包括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内的五部门约谈。

 

至于为什么在今年晚会上,特斯拉的不地道行为没有被点名,很大部分原因在于3·15调查还在持续跟进特斯拉的失控事故。目前3·15调查重点关注的特斯拉失控事件为3月9日河南特斯拉女车主张女士手持喇叭坐在车顶上维权事件。该事件发生于2月21日18时左右,车主父亲在驾驶该车辆看到远处红绿灯需要停止时,很自然地把脚从电门处抬起来,但是车辆速度并没有降下来。张女士回忆称,在此期间内还听到父亲的大喊一声“刹车失灵了”。

 

车辆最终在连续躲避两辆车并追尾两辆车之后,撞击到路边护栏才使得车辆停了下来。由于后排安全气囊没有顺利弹出,车内人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张女士父母也因此住院。与以往一样,特斯拉在事故发生之后,依旧将责任推到车主的身上。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中国地区高管在车主维权期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篇最高法的文章:“谁闹谁有理?”似乎暗指维权车主是“无理取闹”,暗讽车主无理取闹。

 

虽然该事件至今还没有一个最终评判,但是特斯拉的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确实存在严重的问题。公开的报道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就已发生过11起疑似失控事故,涉及Model 3、Model X和Model S三款车型。进入2021年后,这类事故仍然频频出现。

 

奔驰漏油召回数量惊人

除了特斯拉以外,奔驰本该是今年3·15晚会的重点关注对象。之所以没有上榜,很大程度上与奔驰在3·15的前三天,开启了大规模的召回活动有关,召回涉及问题车型多达260万辆。与普通的召回不同,奔驰此次召回的车辆几乎涵盖了奔驰旗下所有常见车型。

 

具体来看,奔驰此次召回生产日期在2016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20日期间的部分进口和国产A级、B级、C级、E级、S级、GLA SUV、GLB SUV、GLC SUV、GLE SUV、GLS SUV、CLA、SLC、CLS、SL、G级、AMG GT、EQC车辆,共计2600677辆。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召回的范围内车辆是因通信模块软件的设计问题才选择召回,当车辆发生碰撞且自动触发紧急呼叫服务时,由车辆碰撞引起的通信模块电源的电压临时下降可能导致车辆自动发送给梅赛德斯-奔驰紧急呼叫中心的车辆位处出现偏差,可能导致救援延迟,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些问题还不是关键的。从近几年的信息来看,奔驰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漏油问题。

 

比如,继陕西西安女奔驰车主坐上引擎盖哭诉维权后,4月18日,广东佛山一名女子坐上奔驰车顶再次维权。这位奔驰A级车主刘女士称,她新购买的一辆奔驰A级轿车下地没几天才刚上的车牌,就出现发动机漏油的情况。于是,刘女士就将车辆开到4S店维权,并在车身上张贴“我的奔驰发动机漏油”的纸张。由于刘女士停车的位置较为显眼,为了维持4S店的正常运营,降低对4S店的负面影响,4S店员工在刘女士停车的位置用钢管搭起了支架,并在支架外面用一款牛年吉祥的广告布围起来。对于毫不知情的顾客,完全不知道里面暗藏什么样的内幕。

 

刘女士称,4S店的工作人员在做围蔽施工时还刮伤了她的车。4S店则回应刘女士:“门前是4S店的地方,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说把你车弄花了,你有证据吗?”

 

虽然至今刘女士车辆漏油的原因还没有公布,但是奔驰发动机漏油的情况确实不容小视。2019年11月,济南周女士新车刚买来几个月就出现发动机漏油的情况,4S店承认是质量问题,但是拒绝换车或者赔偿现金之后,双方协商迟迟没有进展。另外,2020年6月,奔驰因为发动机存在渗油隐患在华宣布重大召回。召回原因则是发动机的高压燃油泵与低压燃油管的结合处,在受到长期的热负荷影响后密封性将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车辆冷启动时,可能发生渗油。

 

虽然奔驰在国内市场上一直保持不错的销量,但是要想稳住销量,那么就必须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责任。据数据显示,奔驰2020年中国客户交付776382辆新车,同比增长11.7%。今年奔驰将会发布多款新车,预计奔驰今年的销量还会出现大涨,所以奔驰的产品质量问题理应是接下来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

日系美系须鸣警钟,召回不是挡箭牌

“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某某”,这本是国内消费者曾经对丰田质量的赞美。但是,跨入2021年之后,丰田汽车的部分车型表现不免令人失望,旗下多款车型再次出现了机油乳化及增多等问题。尤其是亚洲龙,在部分媒体平台上投诉较多。针对机油乳化及增多,丰田官方表示:“机油增多不是品质问题”。

 

此外,日系品牌的供应商也被曝出篡改数据等恶劣行为。今年年初,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质检数据造假纷纷被曝光,时间跨界长达20年左右,更涉及丰田、日产等多家日系车企。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篡改数据的行为只是近年来日本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高田事件、神户钢材等等均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问题。虽然今年3·15晚会上,央视并没有点名日系品牌,但不等于没有警钟。

2020 年召回数据显示,日系品牌 2020 年累计召回 3008806 辆车,占据全年召回总量 45.43%;德系品牌累计发布 49 次召回公告,共召回 1435956 辆,其中奔驰和宝马是榜单中召回次数超过 10 次的品牌;美系品牌共召回汽车 1065218 辆,占比 16.09%;自主品牌共发起 13 次召回,累计召回 365006 辆,法系、韩系等其他品牌召回的占比不足 4%。

在 2019 年,奔驰就以召回数量最多、召回次数最多,在国内汽车品牌召回排行榜中夺冠。2020 年奔驰质量问题依然不少,共计备案召回 21 次,数量超过 80 万。

此外,未被点名的美系品牌林肯应该自鸣警钟,统计显示,在2020一年的时间内,林肯汽车在国内已被实施六次召回,而且,从因为质量问题召回的次数来看,林肯汽车在美国市场,也进行了多次召回。

厂商主动召回,并不代表产品质量下降,但足以体现车企对产品品质的关注。但都在 3 · 15 临近之时"主动召回就不免让人疑惑,而且很多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这其中的奥秘不言自明。

 

点评

数据说话:今年 1 月,国内汽车召回创下 19 个月来的单月召回数量新低,10 家车企共计备案召回乘用车 73864 辆。但与春节相伴的 2 月,汽车召回量猛增 8 倍有余。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今年 2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计发出 11 起召回公告,涉及 10 家车企 23 款车型,累计召回车辆达 621224 辆,不仅环比猛增,同比也有大幅增长。召回,在2021年视3·15来临之际再次上演了套路演出。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3-18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