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各路三缸玩家相继退场,丰田半路出“三”能否引领反转?|三缸机专题

各路三缸玩家相继退场,丰田半路出“三”能否引领反转?|三缸机专题

早在去年底北京举行的内燃机大会上,各路专家学者都针对内燃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见解,字里行间都少不了小排量发动机。站在引擎小排量化的岔路口,延用四缸引擎还是换新三缸发动机成为了主机厂难以绕开的选择。但市场面临的真实情况是,大量消费者对三缸引擎持有的保留态度甚至是抵触情绪都为三缸机的发展打上了问号,以别克英朗为代表各路三缸玩家已经相继退场,那么,这次丰田半路出“三”能否引领一波反转行情?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赟   立、编辑|禾   子

 

放眼家用车市场,小排量涡轮发动机或小排量自吸匹配的混动系统逐渐成为了主流,而“小排量”也成为“新能源”之外的另一主旋律。

曾经被各豪华品牌视为图腾的“V12”或“W12”已基本被战略性放弃,就连那些以“V8”起步、标配大排量发动机的超豪华品牌宾利、劳斯莱斯也在前不久公开了未来的电气化计划。对这些奢华品牌来说,没有了任何“小排量”的过渡,纯油直接“进化”为纯电将意味着大排量发动机将彻底成为历史。

赛道上,即使是顶级的F1方程式赛车,也已经完成了十二缸到八缸,再到如今的六缸混动的蜕变。但不管是赛用还是民用,无论是家用市场还是顶级豪华市场,所展现的趋势都可以归结为“去大排量”。

而小排量的进程或许要追溯到“增压”技术的问世。彼时,发动机排量就已初步具备了“缩缸”的资本。也是从那时起,内燃机的排量革命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时至今日,一台四缸引擎已经不再被多数人看作是“节能减排”的标兵,而在小排量的持续催化下,三缸机的出现反倒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或许类似的场景在曾经豪华品牌陆续从六缸“降级”到四缸就初见苗头,但无论如何,大量消费者对三缸引擎持有的保留态度甚至是抵触情绪都为三缸机的发展打上了问号。

 

丰田半路出“三”

12月1日,广汽丰田宣布,旗下雷凌轿车将新增1.5L动力并基于TNGA架构打造,全新动力将搭载至雷凌的三款全新车型上。同时,雷凌双擎将新增领先版车型,新车将与雷凌TNGA 1.5L的三款新增车型同时开启预售。

该1.5L发动机压缩比达到了13:1,最大马力为118PS,峰值扭矩为145N·m,匹配的依然是CVT变速箱。从动力参数来看,该1.5L引擎要优于现款的1.2T发动机。

这款代号为M15C的全新发动机最引人瞩目的点便是“气缸数”,因为这是一款丰田在2017年就着力打造的三缸发动机。

仔细回想,三年前也正是各路豪杰相继涌入三缸市场、试水三缸引擎之时。而曾经对三缸抱有最大幻想的通用也是从那时起开始推出三缸产品并为其造势的。2016年底开始,像本田的思域,别克的英朗、威朗以及吉利的缤瑞等车型陆续推出三缸车型。

对车企而言能够适当降低装机成本,对消费者而言还能少交排量税的同时为环保事业多做一份贡献。本着极度理想的利好和看似一举多得的内燃机创新,三缸机在真正受到市场检验前成为了许多厂商都切实考虑过的选项。

而丰田当年的立项也使其即将成为继本田、通用、吉利以及福特之后再度踏足三缸领地的又一家传统主机厂。

实际上,对于丰田来说,雷凌或许只是其开启三缸“纪元”的第一步。早在11月份,一汽丰田卡罗拉的新车申报资料中就已经包含了换装1.5L三缸发动机的信息,申报表中的M15B充分证实了其三缸的身份。据悉M15B代号的发动机提供给一汽丰田,而M15C所供给的便是雷凌代表的广汽丰田。

三缸不光带来大幅成本的降低,同时也不排除会有搭载M15B/C的新车售价出现连带下降的可能。另一方面,雷凌和卡罗拉本就是南北丰田的销量担当。以10月紧凑型轿车销量为例,卡罗拉和雷凌分别售出了29053辆和20582辆的新车,占据了10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单的第6和第9位。在丰田(中国)家族,雷凌和卡罗拉的销量也已经超过了任何一台车的同期销量。

因此,无论是雷凌还是卡罗拉,彼此对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的作用都不言而喻。所以,丰田眼下正在做的就是以国内市场销量最好的两款丰田轿车作为普及三缸的源头。同时,三缸的设定也让身为紧凑型车的雷凌和卡罗拉成为了当下的最好选择。毕竟凭借丰田多年来可靠的口碑和这两款姊妹车型的“畅销”标签或许可以让丰田在三缸道路上一炮而响。

总得来看,2017年的提前布局,如今的用心“选角”都意味着丰田有极大的野心要小排量引擎上下一盘大棋。

 

三缸引擎或成趋势之一

排放政策日益严苛,以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的阶段性目标平均油耗为例,2015年中国的目标平均油耗为6.9L/100km,为四国(组织)最高,分别比欧盟、美国、日本同期百公里油耗目标高出1.7L、0.2L、1.0L。

目标平均油耗五年更新一次,而从今年的目标值来看,四国(组织)都有了明显的下探,但中国已经不再是目标油耗值最高的国家。2020年中、欧、美、日目标百公里平均油耗为5L、3.8L、6L、4.9L,变化值依次为-1.9L、-1.4L、-0.7L、-1.0L。由此可见,中国的排放政策收紧幅度最大。

到2025年,中国的目标平均油耗为4L/100km,仅次于欧盟的3L/100km。因此,不管是从目标油耗的整体下降趋势来看,还是从中国对节能减排更加负责和重视的态度来看,留给燃油车的时间都已经不多了。

新能源作为汽车发展的另一条战线也给传统燃油车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诱导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最主要原因无非是用车经济性。在不用考虑电动车续航、充电等问题的前提下,EV在日常代步的经济性、短途行驶的舒适性方面都要略高于同级的燃油车。

而要想在用车成本方面尽可能扳回一城,油耗成为了传统燃油车能否制胜的关键因素。实际上,HEV的初衷便是通过电机的介入降低燃油车的油耗。混合动力可以看作是降低油耗的其中一种表现,追求高效率的三缸引擎也不失是另一种表现。

像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新能源车有着更大利好——免费“绿牌”。上海市对外牌更严苛的限行政策和近10万元的燃油车牌价格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忖“绿牌”是否必要。与此同时,上海市“免费发放新能源车牌延期至2022年底”消息的公布也进一步将优胜劣汰的天平倾向了新能源车。

在政策和新能源车的双重挤压之下,至少在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燃油车近乎已经生存在了夹缝中。而要想取得更大的优势,在油耗上下功夫就成为了没有选择的选择。而三缸机也将因此成为燃油车未来发展路上的趋势之一。

大环境下,自主品牌的吉利,新势力的理想,合资的通用、本田、福特以及整装待发的丰田,豪华阵营中的宝马,无不对三缸发动机产生过浓厚的兴趣。

 

构造和口碑需别论

虽然说小排量或三缸引擎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内燃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而言,三缸仍然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三缸机构造方面,由于本身比四缸引擎缺少一个气缸,就意味着缺少了一个缸内做功的活塞。四缸引擎的活塞做功正常为“两上两下”的模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三缸引擎只有三个活塞,无论如何设定活塞做功的方式,都很难改变机体不平衡的客观事实。

机体在活塞运动状况下的不稳定状态自然成为了无数用户口中的“抖动”,如何解决三缸机的“抖动”就成了各厂商急需攻克的难题。比如“偏心飞轮”的推出为的是能与另外单独的一个活塞“共进退”,简言之,就是充当的“第四活塞”的角色;“平衡轴”则是通过反向转动来抵消不平衡。

尽管主机厂针对三缸的NVH升级推出了不少改进的方案,但对于三缸的不稳定属性,主流的声音依然认为像“偏心飞轮”和“平衡轴”类似的“补救”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在绝多数人看来,三缸的问题基本来自先天的设计。换句话说,三缸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要说换装三缸发动机对市场的影响,别克英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英朗的三缸发动机上车时间是在2017年10月,也是从那时起,英朗先前的1.4T和1.5L四缸引擎被换成了1.0T和1.3T的三缸引擎。

英朗的销量在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的时间内,单月销量都保持在了3万辆以上,在紧凑型家轿销量榜单中的排名也都在5名之前。其中6-8月都夺得了当月细分市场的“销冠”,8月和12月都售出了4万辆以上。

而从2018年1月开始,英朗的销量开始出现“滑铁卢”。2018年上半年中再无“单月3万+”的佳绩,仅仅2月销量排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第3位,其余月份均在7名开外,并且5月和6月甚至排到了第15位(14520辆)和17位(12017辆)。

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的一年时间,英朗的单月销量最多缩水了28922辆,最大跌幅接近70.65%,细分市场的销量排名最多下降了16个名次。而这一切,就发生在了英朗换装三缸机的前后,很难说新款发动机对销量没有产生影响。

鉴于英朗的“前车之鉴”,不少主机厂选择偃旗息鼓。通用、福特、宝马、PSA还有自主阵营中的吉利,在三缸的推进速度上都在放缓脚步。尤其通用、吉利已经将英朗和缤越上的1.0T三缸发动机悄悄换回了四缸。

虽然说三缸机在效率值、经济性、低排放等方面都有着四缸引擎难以媲美的魅力,但结构所带来的的短板让三缸引擎的发展并没有一帆风顺。

 

点评

当众多尝试者在三缸引擎的探索道路上屡屡碰壁时,丰田却出人意料地宣布要“迎难而上”。或许在丰田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三缸玩家都是潦草收场。中汽协数据显示,像本田凌派、雪佛兰克鲁泽虽然身为“三缸”,但销量破万皆是日常。另一方面,相比先前别克英朗全系换用三缸,丰田对于推出搭载全新发动机车型所使用的口吻为“新增”,也就是说丰田并没有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同时,三缸雷凌的TNGA架构所带来的更强车身刚性和更好的行驶质感也将成为新车在市场中的一大变数。总得来看,丰田的这一举动既是对先前项目的交代,又是一种对前路的试探。或许以丰田在内燃机上的技术积累,三缸引擎能否来一波反转呢?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9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5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0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0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6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7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12-09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