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吉利收购沃尔沃10年:“买买买”能让鲶鱼变鳄鱼?

吉利收购沃尔沃10年:“买买买”能让鲶鱼变鳄鱼?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正是中国汽车业步入后现代的十年,即由对汽车工业化追逐开始向汽车“四化”转变,汽车合资模式的陈旧没落开始向求变突破转变;新势力造车风起云涌正在促使大国汽车向世界汽车轴心国转变。处在这样一个百年汽车之变的大时代,回顾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变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寻找汽车新的风口提供了新的视角。

微信号:HEYANYUECHE

【导语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正是中国汽车业步入后现代的十年,即由对汽车工业化追逐开始向汽车“四化”转变,汽车合资模式的陈旧没落开始向求变突破转变;新势力造车风起云涌正在促使大国汽车向世界汽车轴心国转变。处在这样一个百年汽车之变的大时代,回顾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变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寻找汽车新的风口提供了新的视角。】

 

撰文|颜光明、编辑|钱   蕾

 

今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第十个年头。在这个节点上,吉利以控股公司的名义发布了吉利与沃尔沃欲合并的公告,再次掀起关注度。舆论不解,早已被收购在囊中的沃尔沃,吉利为何还要合并?这是游戏,还是另有图谋?

其实,解读并不难。公告已明确表示:“此举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及极星每个品牌的独特性。拟将合并后的业务于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能进入资本市场”。沃尔沃也同时发声响应,“此次整合旨在促进双方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

说的很清楚,双方是在谋求更大的发展和做大(预估合并后将诞生年销量超过200万辆,营业收入3000亿的跨国新集团)。分析认为,此举是建立在彼此成就之后的共识,属于兄弟之间的深度握手,关键是对等互补,彼此需要。公开资料显示,“吉利汽车2019年取得了136.2万辆的销售业绩,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沃尔沃汽车2019年销量突破了70万辆,营业额达2,741亿瑞典克朗,较2018年增长8.5%。”相较于并购前的销量均翻番,彼此发展,地位在提升。

此外,这也是两个很说明问题的数字。首先,证明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年是彼此成就的十年,并由不在一个频道的两家公司开始走到一起(吉利产品和技术越来越趋同于沃尔沃,旗下品牌与沃尔沃关联度也越来越大);其次,从企业能级差距悬殊到有望缩短(无论是产品形象还是文化诉求,沃尔沃对吉利的影响正在转化为消费的认知);再是,1+1>2的效应使双方看到了合则两利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时也是方向(以合法的身份共享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大蛋糕)。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吉利已不再是过去赌命的鲶鱼,而今则是咄咄逼人的鳄鱼。纵观吉利,其发展逻辑与众不同,业界说法也不一。但是,吉利的成功靠买买买改变了命运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成功不仅不可复制,而且都离不开机遇(时代背景)所赐。所以,吉利的幸运就在于对机遇的把握,擅长于资本+产业的运作,引入市场机制,盘活了汽车,吸纳了人才和技术,赋予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力。尽管人们对吉利以往的历史并不屑,但对今日的手笔却不可小觑。

正因为此,吉利收购沃尔沃堪称经典,十年整合,成就彼此,改变格局,开创希望。历史证明,吉利通过收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拯救了沃尔沃。不论现在或是今后怎么评说,吉利至少将一个非主流的民营汽车企业从小做大,由弱变强,跻身汽车行业第一阵营,同时把一个面临消失的豪车品牌重新振兴,这是谁也难以否认的事实。关键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从质疑到看好,再从认同到尊重,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经验,改变了以往对发展汽车固化的合资思维,打开了汽车以外的风景。产业界对比不得不进行反思,原因何在?带来了什么?

毋庸回避,吉利长期以来一直处在舆论风暴之中,且不完全是正面,其原因是被看成闯入汽车圈的“野蛮人”,被鄙视或嘲弄,因为是没有资历的外行,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不是被排斥就是被打压,遭尽磨难和不待见。比如,造车一度不给准生证,市场一度不认可,车展(北京)一度被拒。在此悲情之下,才有“允许我失败一次”的哀求,舆论同情,社会关注。在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助力下,才有吉利冲破“体制造车”垄断的可能,即后来自主品牌的兴起。凭借“造让老百姓买得起车”的悲壮,终于敲开自主造车的大门,但同时吉利也背负起鲶鱼的名声,成为话题。

鲶鱼者,即搅局者。在圈内并非褒义,同行业也未必看好,但不按常理出牌,打破了沉闷,带来生机。这也为吉利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如果循规蹈矩也就没戏。回望过去,吉利是在一无投资,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三无”状态下白手起家,是在压力和歧视的夹缝中存活下来的民营车企。这在造车准入制度十分严格的环境下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就是这样一个不靠政府,不靠合资,不靠国企,又没爹没娘的“三不靠”车企,硬是靠勇气闯出了一条没有外援的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路子,从不会造车到学会造车,从没有技术到借鉴技术,从没有人才到引进人才,从没有市场到寻找市场,从没有经验到取得经验,跌打滚爬,四处摸索,从国内到国外,吉利终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会了游泳,成为了汽车时代的弄潮儿,其中不可回避的就是买买买,从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技术和市场,找到了资本+产业的运作方式,找到了超出产业之外的思路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吉利收购沃尔沃表面看是“蛇吞象”,完成了一个不对等但合法的并购壮举,其背后最大的支持力量则是“市场换技术”的中国王牌,并彻底颠覆了“合资发展汽车”的惯性模式。从并购十年与合资三十余年的对比来看,吉利集团(包括沃尔沃)的市值(2389.4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上汽集团(2483.90亿元人民币);吉利销量已是自主品牌第一;产品技术和质量比肩并超越合资等,这都是有据可查的事实。吉利买买买模式事实上已经取代了合资模式,将拿来主义真正变成了为我所用的孵化器,融入国际化的推进器。一步跨越“合资时代”,进入了“自主时代”。

再看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之后获得新生,不仅找到了最大的市场,还获得了放虎归山的自由,而且恢复了科技公司的优势和能力,无论是新品推出还是新技术应用等,都大大提速,焕发活力,公司价值在提升(2010年吉利收购时,沃尔沃的估值15亿美元, 10年后沃尔沃的估值达到180亿美元,较吉利收购时增长12倍)。豪车的北欧风格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更具时代气息和竞争力,受到欧美市场的追捧。而在中国建立的生产基地业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国。去年在上海嘉定落成的沃尔沃亚太研发中心被业界公认为最现代化的汽车研发机构之一,而超现代的建筑也被列为“上海汽车”的重要地标。

走进离上海不到200公里的吉利杭州湾汽车研发中心,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研发能力和人才优势,技术水平已经完全国际化,与全球同步,属于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研发机构。从近年来吉利推出的系列车型,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来看,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吉利的买买买,而是通过这一方式完成了融合和与创新,步入了原创和输出的正向开发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汽车自主品牌的新车是选择在海外,甚至是经济发达国家发布和上市。资料显示,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销量只有41.61万辆,去年吉利年销量提升了三倍之多(136.2万辆),业已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

 

 

点评

 

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年是新旧吉利的分水岭,也是新旧沃尔沃的分界线。这种先结婚后恋爱的过程,得益于市场的开放和消费的升级,也得益于观念的转变和眼界的打开,重要的是胸襟和包容有了彼此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实践证明,沃尔沃的选择并非委屈(重生机会),吉利也不是白捡(后续投入巨大),而是分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如鱼得水,顺势而为。对沃尔沃来说,选择了最大的市场,获得了新生;对吉利来说拿到了最好的技术,改变了命运。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正是中国汽车业步入后现代的十年,即由对汽车工业化追逐开始向汽车“四化”转变,汽车合资模式的陈旧衰落开始向求变突破转变;新势力造车风起云涌正在促使大国汽车向世界汽车轴心国转变。处在这样一个百年汽车之变的大时代,回顾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十年变化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寻找汽车新的风口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0-03-27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