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日赚逾八千万的比亚迪,边举起价格屠刀边修护城河

日赚逾八千万的比亚迪,边举起价格屠刀边修护城河

2023年日赚超过8000万元的比亚迪,虽然在2024年前两月的销量被吉利、奇瑞反超,但其在春节后打响龙年价格战第一枪,秦PLUS DM-i荣耀版的“ 798”威力立竿见影,这让比亚迪3月的销量重返30万辆之上。凭借丰厚的家底以及丰富的车型等优势,比亚迪今年将进攻360万辆的目标,力保擂主的位置。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郭 梓、编辑|禾 子

 

2024年以来,激战不在自主和合资之间,不少合资车企已躺平隔岸观火,自主与自主之间则斗得如火如荼。比亚迪狠狠地打了一场价格战,力保今年国内车企销冠的宝座。

近日,车企2023年财报以及2024年第一季销量成绩单陆续出炉。从目前的情况看,比亚迪依然是国内车企中的赢家。比亚迪2023年营业收入达6023.15亿元,同比增长42.04%;归母净利润为300.41亿元,同比增长80.72%。从全年净利润来看,比亚迪去年平均每日赚约8230万元。

 

虽然上汽集团在去年以7261.99亿元的营收在国内汽车集团中依然排名第一,但其尚处转型阵痛期,归母净利润为141.06亿元,同比下降12.48%,仅比理想多23亿元。

而来势汹汹的吉利汽车, 2023年实现营收179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为53.08亿元。继去年超额完成销量目标之后,吉利将今年销量目标定为190万辆,多种能源形式车型均衡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较2023年总销量增加66%以上。按规划,2024年吉利、领克、极氪3大品牌将各推出3款新能源产品,以更丰富的产品序列打开更多细分市场。

有望在2024年IPO的奇瑞汽车,则扬言今年在新能源领域“不客气”了,并密集推出新能源新车。2024年1-2月,奇瑞和吉利销量猛增长,而反超同期销量下滑6.14%的比亚迪。不过,财大气粗的比亚迪立即反击,随着一套“降价”组合拳下来,3月战局又生变,比亚迪的月销量重返30万辆之上。

 

比亚迪领衔电动车回暖

比亚迪取代特斯拉成为2024年的价格屠夫。自比亚迪打响了龙年价格战第一枪,秦Plus荣耀版以7.98万元的起售价引起新能源车市血战,随后汉唐荣耀版等新车也陆续通过丰富的配置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参战。凭借多款车发力,比亚迪在3月走出短暂的低谷而重破30万的大关,达到了302459辆,其中乘用车销量是301631辆,环比增长147.8%。今年第一季,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624398辆。

 

作为比亚迪最强的竞争对手,特斯拉已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和交付报告,其全球共交付386810辆汽车,远低于分析师先前平均预期的449080辆。这是特斯拉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破40万辆的关口,与去年第一季度422875辆的交付量相比减少8.5%,这些数据让市场“大跌眼镜”。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特斯拉中国制造汽车的交付量总计131812辆,同比下降6%;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约为6.6%,较去年同期的7.9%下降幅度较大。3月,特斯拉在中国批发量为89064辆,虽然销量也回暖,但仍然远落后于比亚迪。特斯拉在华主销车型只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过于“单一”的阵容令特斯拉无法深入各细分市场,在自主品牌围剿下承压。比亚迪、长安、吉利、理想、问界等自主品牌正挤压特斯拉的空间。

吉利等传统车企正在加快新能源车的步伐。得益于新能源的助力,吉利今年3月乘用车销量为150835辆,同比增长约39%;1-3月累计销量突破47万,同比增长超49%。其中,该集团3月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达到44791辆,同比增长超65%;1-3月新能源累计销量144125辆,同比增长约143%。而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随着加入价格战之后,在3月推出了AION Y 的入门版车型,首次将售价下探到了10万元以下,也逐渐扭转销量下滑的局面,3月的销量为32530辆,环比增长95.1%,1-3月累计销量为74153辆。

在新势力阵营,争夺更加激烈,问界今年第一季超越理想,以累计85843辆的销量坐上新势力阵营头把交椅。其中,问界在3月的销量为31727辆。值得注意的是,问界也加入了价格战,问界新M7的入门版车型售价下调2万至22.98万元,有望进一步带动问界的销量增长。

 

理想汽车的成绩也不差,3月共交付了28984辆新车,取得了同比、环比双增长的成绩。不过,由于被问界压着打,MEGA上市后表现不及预期,以及2024新款L系列反响平平,理想汽车今年第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仅为80401辆,仅完成了80万辆销量目标的十分之一。鉴于市场竞争加剧,理想已将Q1的销量指引从10万辆下调至7.6万-7.8万辆,全年销量指引从80万辆下调至56万-64万辆。

此外,新势力阵营中的蔚来、小鹏和哪吒的销量也均有所回暖。蔚来3月的销量重新突破万辆大关,达11866辆,同比、环比都有提升,但尚未达到去年底2万辆的水平。而作为曾经的新势力销冠的小鹏和哪吒,也依然与高峰期间的销量存在差距。

新能源市场风云突变,连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巨头的发展都难以一帆风顺,新势力则面临的挑战更大。

 

新能源领域厮杀升级

当前,国内新能源领域无疑是车市里战火最猛烈的地方。

在比亚迪2023年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接下来不仅要拼价格,更是技术与规模的决战。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据媒体报道,比亚迪2024年的销量目标是在2023年302万辆的基础上,保持20%以上的增长。据中汽协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50万辆。这意味着,比亚迪大约要抢走30%的市场。

 

不过,要实现销量持续增长并非易事,尤其今年自主品牌对国内销冠争夺白热化,比亚迪不得不在新能源车价格上大开杀戒来守擂。赚得盆满钵满的比亚迪,有足够的粮草支撑其打价格战。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去年也参与价格战的情况下,其毛利率并未因此降低。2023年,比亚迪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2.63个百分点,至23.02%。相比之下,价格战的“发起者”特斯拉却因降价策略“伤及元气”,其毛利率同比下降超9.1个百分点,至17.05%。

关于为何去年业绩全面上升,比亚迪方面解释为,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快速增长的出海销量、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因此该集团新能源乘用车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

不同于特斯拉仅靠Model 3和Model Y“两支枪”冲锋陷阵,比亚迪去年已完成包括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及方程豹在内的多品牌梯度布局,产品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目前价格区间从10万元以下到100万元以上,而且采取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两条腿走路,不断通过“车海战术”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以及产品线丰富程度,是其他车企短期无法企及。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加快研发的步伐,其2020年-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5.6亿元、106.3亿元、186.5亿元,2023年研发费用则暴涨112.15%至395.7亿元,比特斯拉多出100多亿元。

 

正因此,比亚迪不断推出新产品上下通吃,发挥规模效应和研发优势,将车市推向更卷的程度。比亚迪计划今年5月将推出第五代DMI混动技术,馈电油耗降至2.9升/百公里,满油满电续航2000公里。

不过,比亚迪在车市并非不可战胜,今年一度被吉利、奇瑞成功偷袭,由此可管窥车市的复杂性。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皆非“省油的灯”,吉利也计划于今年推出多个指标参数与比亚迪第五代DMI混动技术不分上下的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奇瑞集团旗下的四大品牌将于今年共计推出40款新车。这些车企与比亚迪不同的是,除了为新能源车“加电”,还继续抢占燃油车市场。

此外,新势力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虽然后来者短期难以追上比亚迪的体量,但理想、问界的成长速度飞快,小米汽车更是刚上市就收割近9万个订单,并被喻为“车圈的最大变量”,这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车企,不时叫嚣着颠覆汽车行业,或许有一天也会威胁到比亚迪的新能源盟主地位。

 

点评

比亚迪在电动车赛道上通过“车海战术”、“价格屠刀”等策略守擂,但其江湖地位并非固若金汤。市场是永不休止的战场,一直存在变量,后来者不断攻擂,比亚迪不仅要借助充足的粮草不断修建技术护城河,还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4-08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