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假如雷布斯和余大嘴掉水里,先救谁?先救李彦宏

假如雷布斯和余大嘴掉水里,先救谁?先救李彦宏

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除了传统车企和“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两大阵营之外,华为、小米和百度这三家由高科技公司组成的跨界代表,也是自带流量,备受关注。2024年,这三家企业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成绩单呢?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在国内电动车市场上,新势力车企曾经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过,随着传统车企转型的完成,不少体系能力较弱的新势力开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极越01和小米SU7的亮相,华为、小米和百度这三家高科技公司跨界闯入汽车领域的底牌已经展现在了人们面前。2024年,它们能否在竞争堪称惨烈的国内电动车市场上站稳脚跟,将直接决定这些高科技企业未来会否继续活跃在汽车舞台上。

 

华为HI模式重新崛起

2023年,华为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上半年,赛力斯销量坠入谷底,但随着下半年全新AITO问界M7的亮相,让华为和赛力斯的销量迅速攀升。之后推出的AITO问界M9以及智界S7都得到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响。据最新的数据,2024年1月,AITO问界品牌以32973辆的销量首次超过了理想汽车的31165辆,这成为直接引发理想汽车终端大幅降价的导火索之一。

 

在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纷纷引入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之前的智选车模式)的当下,长安和岚图却坚持采用华为解决方案模式(即HI模式)还是引发了外界很多的遐想。

和华为合作的关键在于整车的灵魂掌握在谁的手上。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以及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球智能电动车市场上,都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但是引入华为的这套技术,尤其是采用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会将整个项目的主导权甚至是车辆的渠道销售都交给华为。在这种模式下,整车企业无疑沦落给华为代工的角色。而转而使用HI模式,主机厂依然能够掌握项目的主导权,而华为更多还是一个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主机厂的顾虑能够最大程度被打消。

 

2024年,除了采用鸿蒙智行模式的几款车型销量之外,我们其实更加关注长安和岚图两个采用HI模式的品牌旗下车型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相比于鸿蒙智行模式,HI模式的成功对于华为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即便华为将车BU相关业务都导出来发起了一家新的公司,并开放给国内各大整车企业参股。但是要想真正进入到国内主流车企的供应商目录中,成为Tier 0.5级供应商,HI模式才是关键所在。

 

小米汽车最大悬念留在价格上

随着小米SU7的亮相,小米首款智能电动车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摊在阳光下。从风阻系数、电池包、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动力性能方面,小米SU7将市场上能够搜罗到的最先进的技术都整合在一起。

 

现在小米汽车最大的悬念在价格上。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9.9万、14.9万以及19.9万三个价格都已经排除在外。而在20万以上,吉利的银河E8和极氪007,奇瑞的智界S7和星途星纪元ES等,在价格上没有预留太大的空间给小米SU7。

 

截至2023年9月30日,小米现金储备为1276亿元。其实对于手握1000多个亿的小米汽车来说,首款车型的销量远比利润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办法打响第一炮,那么小米SU7就很有可能面临像极越01一样的结果,后期再度调价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当下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果车企不亏损,那么很难来打动消费者。对于雷军来说,在产品力领域没有代际上优势的话,要想同时兼顾销量和利润几乎是一道很难完成的题目。在国内以擅长供应链整合而闻名的小米和雷军,能否在智能电动车上复制手机以及小米生态的成功,也将是2024年的一大看点。

 

百度造车进退为难

百度Apollo技术加上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曾经的集度汽车或者现在的极越汽车,也被认为是嫁接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以及传统车企优势而强强联合的代表。加上高通8295芯片以及宁德时代100kwh电池包,极越01在产品力上没有明显的短板。但是从当下极越汽车的表现来看,只能说任重而道远。

 

去年10月27日,极越01高调上市。上市24个小时后,极越官方宣布订单数达到1.5万辆。但事实上,极越上之后首月实际销量并不理想。在11月30日,极越01就宣布全系降价。售价从彼时上市时的24.99万-33.99万元调整到21.99万-30.99万元。但即便降价之后,极越01的销量还是不见起色。极越官方并没有披露销量数据,但根据多方的信息来看,极越01的月销量或许未能突破千辆。

 

对于百度来说,随着自己下场造车,想要再回头成为华为这样的角色已经不可能了。接下来,只有走通极越造车这一条路。2024年,极越07预计也将上市投放,而智能驾驶依然也将成为这款新车最大的亮点所在:双NVIDIA DRIVE Orin芯片,AI总算力508 TOPS,并配备28个智驾传感器加上百度的Apollo高阶自动驾驶算法。到时候,极越07会否通过一个惊艳的价格来拉抬终端销量?这值得我们的期待。但如果极越07销量还是不见起色,那么百度就真的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何去何从了。

 

点评

现在的国内智能电动车市场,对于新晋者而言机会越来越小。但即便如此,小米、华为和百度之间的竞争以及它们对国内既有造车格局的冲击,同样不容小觑。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小米要出圈难度很大,百度可能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华为则处在一个上升期。但是,谁又曾想到, 2023年上半年,华为在汽车领域同样也是危机重重。鹿死谁手,现在犹未可知。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2-02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