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谁应该是吉利的心头肉?

谁应该是吉利的心头肉?

作为国际化成功的车企之一,吉利之前收购沃尔沃汽车堪称全球汽车行业内的经典案例。但近日,吉利先后减持沃尔沃汽车和沃尔沃集团两家控股公司的股票,引发市场的关注。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短短几个月内,吉利控股因先后减持沃尔沃汽车和沃尔沃集团的股票而备受关注。

2023年11月,吉利控股一次性减持了约1亿股沃尔沃汽车股票,折算金额约3.5亿美元左右,减持后,吉利控股持有的股权还有78.7%,大股东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到了2024年1月10日,吉利瑞典发言人证实了吉利控股出售了价值超70亿克朗,约6.58亿美元的沃尔沃集团股票,其持股比例从8.2%降至6.8%,不过依然是沃尔沃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吉利诸多业务嗷嗷待哺

当下,李书福带着吉利已经构建起了庞大的汽车帝国,拥有近20个子品牌,并手握8家上市公司,而且还有包括极氪、曹操、魅族在内的多家公司等着排队上市。但在整个吉利庞大的帝国内,其实能够盈利的品牌并不多,相反包括极氪、路特斯、极星这样的整车企业,曹操出行以及亿咖通、魅族手机等,都需要集团大力支持。更不要说吉利还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芯片设计、电芯设计、车机操作系统打造甚至是低轨卫星等。

 

其中,作为吉利向纯电动领域转型的先锋,极氪汽车还未能完成IPO,没有一个稳定的融资渠道,同时极氪的业务还在不断亏损,这些亏损中的绝大部分最终都需要吉利来买单。放眼国内汽车市场,几乎鲜有纯电动车企能够实现盈利的,即便得到吉利赋能的极氪,在国内内卷的电动车市场内,也很难独善其身。在这种情况下,吉利还要背负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重包袱。此外,像正在积极进军欧洲市场的领克品牌,也需要集团的大力支持在海外市场提升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并且铺设自己的海外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极星更是被瑞典当地银行老大北欧斯安银行(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SEB)的估值直接降低到“0”。虽然这种评估是否正确值得进一步评估,但是极星持续的亏损以及需要其两个股东沃尔沃和吉利不断输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如今沃尔沃也已经全面转型纯电动汽车品牌,极星之于沃尔沃的独特性下降了不少。如何让极星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长袖善舞,是吉利这个极星背后最大的老板需要考虑的难题。

 

确保沃尔沃汽车稳定是当务之急

吉利减持沃尔沃,导致了沃尔沃汽车股价出现不小的波动。但对于整个吉利集团来说,不得不说,沃尔沃汽车依然还是吉利旗下最优质的资产之一。

一方面,沃尔沃汽车已经可以实现自己的盈利,同时在整个体系能力上在集团内都是比较强的。在燃油车时代,沃尔沃汽车甚至是整个集团的技术输出者,向整个集团输送了SPA和CMA这样的整车平台,以及相关配套的发动机产品。当下沃尔沃汽车也处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中,未来还是有可能向整个集团品牌输出电动车、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相关的业务。

 

另一方面,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其所打造的销售网络和供应链,对于吉利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产。当下,中国汽车品牌正在纷纷寻求走出去。对于吉利来说,如果能够得到沃尔沃汽车在网络方面的支持,那么布局海外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吉利需要优先保证沃尔沃汽车的稳定。而吉利抛售沃尔沃汽车,让沃尔沃的股价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从下面这张图中就可以发现,沃尔沃汽车三个月的股价从最高的48克朗一路下跌至1月18日的27克朗左右,当然这其中还有瑞典银行对于极星的负面看好。其实考虑到沃尔沃汽车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无论是从已经公布的创历史最好的年度销量来看,还是从尚未揭晓的全年财报数据来看,都不会太差。所以沃尔沃汽车的股价,并没有很好地反映出这家企业的实际盈利情况。而走低的股价,对于吉利自身的利益以及后期凭借沃尔沃汽车股票来融资,也都会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

 

商用车业务可以放一放

和沃尔沃汽车对吉利的全面赋能相比,当下,吉利在商用车领域的进展相对有限。

放眼全球,沃尔沃集团在商用车和建筑设备领域都有着比较明显的领先优势,但是商用车市场主要是一个to B的市场。而和国内的一众商用车公司相比,沃尔沃集团的车型定位更高,且对于中国商用车市场的融入程度没有那么高,因此短期来看,沃尔沃商用车业务在国内的前景相对有限。与此同时,吉利打造了远程商用车,加上之前自己收购的华菱汽车,吉利的商用车板块的布局已经比较清晰。但正如之前所说,商用车的销售,除了有好的产品外,其对公销售的模式还是和乘用车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所以如果后期沃尔沃集团没有办法和远程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那么对于沃尔沃集团的股票,逢高减持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对于现在的吉利来说,其完全需要将有限的资源都聚焦到集团旗下的重点发展领域。

 

点评

当下,吉利集团的摊子铺得很大,不仅每年要向市场投放大量的新车,同时还在很多底层核心技术方面全力推进自研。这种情况下,吉利将手头的资产套现一部分,能够略微缓解资金压力。只不过,吉利的业务涉及太多,接下来如何推动每个品牌和每个业务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能够为集团提供正向现金流而非伸手问集团要钱,这是李书福需要给每个职业经理人下达的经营指标。现在的国内市场,对于新势力是生死战,但对于吉利这样的巨无霸又何尝不是。把一些在几年内无法盈利的项目果断砍掉,而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边际效益最大的领域,是吉利现在需要下的决心。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1-29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