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深度    智能化真的是比亚迪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智能化真的是比亚迪的阿喀琉斯之踵吗?

凭借着先发的电动化技术,比亚迪的销量在2023年再次刷新最高纪录,仰望U8则让中国品牌首次在百万级市场拥有话语权。然而,在2023年下半年,华为凭借着智能生态、智能驾驶在中高端市场备受瞩目,这给比亚迪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大家对比亚迪智能化的质疑中,比亚迪正面回击。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郭 梓、编辑|禾 子

 

有多少人认可比亚迪的电动化技术,就有多少人吐槽比亚迪的智能化技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2年的年报交流会上关于“无人驾驶都是扯淡”的表达,更让一些人视之为比亚迪智能化落后的挽尊。

但是,没想到,电动车学霸不是不刷题,只是解题方式不一样。

在1月16日的比亚迪梦想日活动上,比亚迪终于亮剑,提出了“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的理念。王传福表示:“智能化不止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拒绝东拼西凑,垂直自研才是智能?

汽车智能化的内涵不断地改变,如今随着智能座舱同质化,行业开始将智能化与智能驾驶画上等号。主力产品只有L2级辅助驾驶的比亚迪也因此被贴上了智能化落后的标签。

 

比亚迪认为这窄化了智能化的概念,从整车架构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都应该属于智能化。而且,只有打破不同系统壁垒,实时获取内外环境信息,反馈到一个“大脑”进行思考决策,实现各系统联动融合的整车智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智能化。

王传福更是直言:“如果一台车,动力系统是买来的,底盘系统也是买来的,那它怎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车智能呢?要实现整车智能,要做到全栈自研,垂直整合,才能让所有的系统联动融合,东拼西凑,是凑不出整车智能的。”

 

璇玑架构就是比亚迪为了统合整车系统而打造的全新智能化架构,这是一套自研的高集成度中央计算平台,其包含四大部分:

一脑:中央大脑;

两端:车端AI和云端AI;

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

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

璇玑架构采用的中央控制+域控制的结构,各域控制器之间相互连接再与中央控制器直连,且有天玑、天璇两个中央控制器,具备强大的安全冗余与低延迟,即使单个部件受损甚至中央控制器出问题,也不影响整个架构运行。强大的垂直统合能力,让其可实现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甚至电驱动等多个系统的整车智电融合。

 

璇玑架构的高算力与5G网络也让DiLink智能座舱拥有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功能。在CES上奔驰等车企重点展出的AI大模型语音交互功能,比亚迪同样已经上车,这个AI主要专注于出行服务,能够帮你制定旅行的行程,帮你随意修改行程安排,还实现了跨车型的多车畅联的语音功能,能够发送短消息,还能分享地址、歌曲等。

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方向盘解耦玩体感游戏;手掌钥匙等功能的智能进入;车内车外全场景K歌;与大疆联合打造能够一键起飞返航、一键成片的车载无人机等丰富玩法。

 

全新的DiLink智能座舱全新平台也直接根据性能来命名,分别为标准版的DiLink 20、DiLink 50,以及高阶版的DiLink 100、DiLink 150,未来还将有采用3nm芯片的DiLink 300。

作为2018年就将旋转大屏和手机生态搬到车上的车企,比亚迪在智能座舱上依旧是第一梯队水平。

 

智能驾驶,比亚迪准备好了吗?

在梦想日上,王传福回应了引起轩然大波的“无人驾驶是扯淡”的论断,他表示:“我曾经提过无人驾驶是忽悠,是因为现阶段无人驾驶无论从法律法规还是技术的成熟度来讲,都不具备落地条件。比亚迪绝不能让用户为不成熟的技术承担安全风险。”

 

比亚迪要做的是稳步推动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在接下来的产品中,30万元以上产品将标配高阶智能驾驶,而20万元以上的车型将提供选配。在2024年就会推出超过10款搭载L2+功能的车型。

 

比亚迪智能驾驶的算力也将在璇玑架构的加持下升级,最高支持2000TOPS的高算力芯片。DiPilot系统也将以DiPilot+算力的方式命名,从L2级的DiPilot 10和DiPilot 30,以及L2+级的DiPilot 100到DiPilot 2000。

就我们抢先体验的腾势N7的NOA功能而言,其自主的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路口通行、智能避障等各种路口下的处理能力都达到了第一梯队的水准。印象最深的是加减速非常流畅,乘坐感受很舒适。

然而,对比智驾一线的华为、小鹏已经开始在全国百余城市开放无图的城市NOA功能,比亚迪目前仍是基于2D视觉+高精地图方案,自研的BEV+Occupancy融合感知算法方案还在研发中。

不过,比亚迪在智能泊车方面的功能已非常强大。

 

仰望U8的易四方泊车功能,能在侧方停车时把车头停住车身挪进车位,还能在断头路坦克掉头后倒车入库,在窄位控制车身位置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而近距离代客泊车可中途打断上车拿东西的功能,也能在实际用车场景中带来很多便利。而没有易四方的腾势N7在窄车位泊车和断头路掉头中也展现出强大的位置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

由此可见,比亚迪在智驾上的目标并不是抢占技术高点,而是依托未来几年供应端成本的降低,以及比亚迪自身技术和成本优势,推动L2和L2+级辅助驾驶平价化,实现智能驾驶的加速普及。

 

产品保守就是技术落后?

比亚迪此次让大家看到其在智能化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但也有人担忧比亚迪对市场智能化需求反馈的滞后性,是否意味着其保守的规划与市场需求脱节,这又是否会成为其发展的隐患?

然而,比亚迪在智能化上并不是无为,而是不为。比亚迪一直都是汽车智能化的坚定支持者。从2018年到现在的梦想日,王传福始终认为“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比亚迪一直秉持着“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的理念,不让用户为不成熟的技术承担安全风险。

现在比亚迪已经进入了下半场,是一个年销量302万辆的车企,出口约占8%,覆盖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全球市场,面临的将会是大众、丰田这样级别的对手。如何保证旗下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可靠性、统一性,是其每款产品的核心要求。激进智能方案带来的风险,是需要极力避免的。毕竟一个年销几万的年轻品牌车机黑屏风险可控,但对于比亚迪这样体量的车企却可能造成社会事件。

 

璇玑架构的多层安全冗余的智能架构,解决了比亚迪智能化的后顾之忧,而中央计算平台加域控制的架构的硬件解耦,解决了一套电子电气架构匹配不同动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兼容的问题,可按需打造满足不同市场的产品,为比亚迪未来布局全球市场打下坚实基础。而依托于260万用户数据打造的辅助驾驶功能也将逐步铺开,为比亚迪提升在年轻人与高价值人群中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比亚迪此次向行业亮剑,展现了其打造世界级车企的技术底蕴,更表明了其作为全球新能源车销冠、中国车企销冠持续引领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决心。其他车企要如何应对这样一个去掉“智能落后”弱点、变得更全面的比亚迪呢?

 

点评

全新的璇玑架构的推出,比亚迪不仅弥补了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短板,整车智能的理念更让其在智能座舱、智能控制等方面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为中高端市场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场景,并提升品牌的竞争力。比亚迪很清楚,守正出奇正是它这样拥有相当体量并处于增长期的企业要做到的。在保证安全与可靠的底线下,提供更丰富形态的新能源车将为比亚迪在全球市场持续取得突破提供保障。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1-22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