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好书连载    电动车能否“弯道超车”?

电动车能否“弯道超车”?

颜说:新能源汽车的厮杀将不可回避,表面看是技术竞争,但背后则是对未来市场控制权的争夺。

微信号:HEYANYUECHE

凡是观看过今年在深圳举行的世界电动车展会的人,对展会超乎异常的热闹和涌动的参与热情 ,以及对未来市场前景释放出来的不同期待的信息想必会留下深刻印象。不过,在激情被点燃之后,普遍的感觉还是一个表象的盛宴,却难掩潜藏的尴尬和困惑。

尽管这是难得火爆的场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但还是有点难以理解,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不过,最直接的提示就是电动车带来的是巨大的商机,还有产业战略转型的出发点基本一致。小小的电动车展,4.5万平方米的展台面积却聚集了350家厂商,国内外汽车厂商争先恐后挤进展会,深怕被遗忘,说是个擂台,其实就像个林子,现在大了(吸引了国内外汽车厂商踊跃参展),什么鸟都有。冷静的观察者们对此评价,"这是一个乱象丛生却活力四射的会展",业内人士认为,现在电动车是鱼龙混杂,难辨良莠,倒是像湖面上漂满了葫芦,但未必都是船,加上看客多于展品,在提供不少信息的同时,也在提醒,"一哄而上的电动车"会带来什么?

中国的电动车研发可谓一夜梨花开,像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眼花缭乱。这就困惑了。以前很少有人问津和涉足,现在几乎整车企业都卷入了这场研发大战,与汽车不搭边的也介入了,冠以不同叫法的电动车层出不穷,而都声称"突破"和"创新",这就不得不引人关注。于是,电动车爆出冷门,一下子被催生出个热门产业,似乎已呼之欲出既成事实。

在此次展会上,大家熟悉的"弯道超车论"再次得到了印证,不设门槛的展示,成了草根的狂欢与权威的对垒,虽是百家争鸣,但也无章可循,这就难以界定和判断。但有些车企表示,他们要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信心依旧勃勃,而有些企业甚至带来了用手工敲出来的电动车,声称"20分钟充电即可行驶300公里",颠覆了常识,使人匪夷所思。故有人掀开后备厢一看,整车一半被电瓶所占。内行人说,现在不少所谓的电动车尚未摆脱"电瓶车"的概念和束缚。

这就使人想起,在今年日内日瓦车展上展出的一辆"都市绿色电动车"奥迪A1 e-tron,市区续航里程也不过50公里左右,长距离行驶要依靠"增程工程"(通过补充电能技术)来完成,实车试验也不过是200多公里。380伏锂电离子充电蓄电池的额定功率为12千瓦时,有96个菱形电池组成,重量不到150公斤。而配备了蓄电池组的整车重量仅1190公斤。

凡是试驾过电动车人就会有对比体验,会问相关参数和技术来源及整车重量等,在实车面前即便是不懂技术的人试驾一下也能分辨出个差别。不过,现在国内外的电动车都处在试验阶段,成为产品的也不多,不过,在未来几年里,其市场化的步伐加快是事实,而且有的已列出了商业化生产的时间表。比如,奥迪首款纯电动车在2012年就要量产,上市销售等。

所以,处在电动车市场化破壳的前夜,出现"电动车热"并不非偶然,其潜在的市场诱惑对谁都是一次机会。问题是,面对巨大的商机你准备好了吗?是否有这样的技术储备介入此市场?但纵观当下中国电动车研发的现状,有人一言以蔽之,斥之为"大跃进",急功近利的浮躁。见多识广的媒体,更是对所谓的"弯道超车论"提出了质疑,怀疑持此论的一些厂商是真不懂还是假装不懂?随着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其复杂程度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比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门槛还要高。专家们认为,目前国内电池技术没有原创,又没有人肯从头研发,总想走捷径,成本高,可靠性差,在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就使劲地把电动车往市场上推会有很大的风险。

"电动车,首先是汽车的概念。"国外研究者认为,作为电动车不能对现有的汽车功能有所减弱,同样需要强劲的动力和驾驶的乐趣,要有操控感。否则就没有优势,替代不了或超越传统的汽车。其次,要采用清洁电能,而不能产生新的污染。再是使用的方便性,成本要低,能消费得起。对于这样的标准,电动车上路才有意义,但对汽车产业来说,不仅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全新技术路线的战略转移,显然,进入门槛并非简单的"弯道超车"理念就能过弯。

严峻的现实表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为的车企一般都是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中的领先者,同时在促进产业转型方面早就未雨绸缪,做好了技术上的战略储备。近年来,为了迎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汽车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有所动作,不仅推出了已经商品化的混合动力车,还组织媒体试驾电动车,展示燃料电池车等,传播他们的商业化企图和战略主张。所以,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厮杀将不可回避,表面看是技术竞争,但背后则是对未来市场控制权的争夺。而由此引发的电动车热,看来仅作议论还远远不够。

(首发《东方早报》|2010-11-18)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3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