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好书连载    造车的意义及其他

造车的意义及其他

颜说:不是大众的大众产品"辉腾",客观上低调,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精神被物质化的产物。

微信号:HEYANYUECHE

当"辉腾"被看作"帕萨特王"时,大众高层并不以为然。而在公众看来,大众在造车理念上过于"偏执",以至于产生过"质量过剩、技术过剩"之说。媒体曾在不同场合提问过大众的高管,回答是坚定的:在质量和技术面前决不妥协。他们承认在造车意识上确实存在着"偏执",但不是"愚",而看作是一门"学问"。结果怎样?人们认同了一个品牌的价值,打破了普通品牌不能做奢侈品的规矩。这是否有点不可思议?但确实发生了,而且就在身边。

日前,有一个朋友开了一辆辉腾来看我,顿时让我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开上了辉腾!"朋友得意地笑着说,"也只有你识货。"大有汽车与人的精神气质契合之美妙。朋友开上"辉腾"并不全是为了"低调",恰恰是给内行看的"高调"。他的得意就是选择了一款挂有"VW"商标,享有比奔驰宝马奥迪更高"等级"内涵的座驾,不显山露水,却有与众不同的气宇轩昂。因为他本人就是从事产品设计的专家。

去年,新款"辉腾"上市,月销量竟达400辆。此销量让人吃惊,大有咸鱼翻身的意味。但在几年前,市面上对这款车熟悉的人还不多,大众(中国)负责进口业务的部门在推广此车时常被误导为"帕萨特升级版",又因价高销售受阻,身陷尴尬处境。由此,而产生"辉腾"没有像雷克萨斯"灵活"(弃丰田商标)之质疑,假如换个商标也许就会火起来。素有"方脑袋"之称的德国大众,偏不迎合,而是由下至上地把"VW "品牌往上推,当作高端"奢侈品"来做。

"辉腾"是不计商业回报的产物。德国大众原董事长,有"辉腾之父"之称的皮尔希说,他就是想造一辆"极致"的车,而是挂VW的商标,毫不在乎市场的接受度,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这一违返商业逻辑的思维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完全是出于私人对造车极致的追求。正如皮尔希自己认为的那样,"推出'辉腾'意味着我们完全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的,那就是实现这个级别(奔驰S级、宝马7系)中前所未有的动力性能。"这种狂热,不仅使"辉腾"超越了奔驰S级整整一代,还使宝马7系望尘莫及。对此,皮尔希得意地说,"辉腾"的胜出本来就是计划之中的,不是因为对手在这方面过于薄弱。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末30年代初。德国乃至欧洲都对这个洋文十分熟悉,这就是名噪一时的豪华车品牌"辉腾"。当笔者在博物馆找到它的实车时,就像文物那样被玻璃罩全封闭地罩了起来。文字解释,当奔驰还在造货车和普通车时,"辉腾"已经在豪车中鹤立鸡群。然而,它的遗憾不但是昙花一现,而且是诸多的反思,以致后来销声匿迹,只能进博物馆看它了。

在三分之一人反对下诞生的"辉腾",冲破层层阻力和非议,现在已经跻身顶级豪车之列无可争议,尽管现在还是挂着一个普通的品牌,但已不重要,即便是有私人动机在里面,也不足为奇,客观上,这款车对于VW品牌形象的提升是任何广告和包装所起不到的意外收获。现在看来,"辉腾"即使不赢利,也是对大众产品美誉度最给力的贡献,亦是大众集团的不小的手笔。

事实上,产品的成功不等于市场的成功。沉寂的"辉腾"开始走俏,也仅仅是小众,满足极少一部分人的需要。不管怎样解释,好马还得配好鞍。从消费心理上来看,"帕萨特王"不可能做到盖过大奔的影响力,也不可能在认知度上赶上宝马"运动型车"在先。但有一点似乎在证明大众不但能生产品质可靠的大众化的产品,但也能生产出高端的豪华车。也正因为此,大众的牛气被打上了傲慢的标签,即便是在中国市场也没改变多少。不是大众的大众产品"辉腾",客观上低调,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精神被物质化的产物。

(首发《东方早报》|2011-03-17)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19-03-12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