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本次车展,长安关于企业转型释放的信息量巨大。关于如何打造成一家绿色车企、科技车企和聚焦用户服务的车企,长安也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字里行间,长安都是以可靠的、理性的、注重实干和创新的形象示人。比起那些漫无边际的、浮夸风式的PPT,长安的计划表单更让人感到舒适。十年规划之余,长安还带来了第二代CS55 PLUS车型。因此,长安展台除了相对遥远的“未来”,还有令人瞩目的“当下”,革新与变化无处不在。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赟立、编辑|康乔

 

近年来,民族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已经彻底颠覆了二三十年前民众对于“国产”的认知。

消费者对于“国产”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巨变,曾经对于“国产”二字,绝大部分人并不感冒。而如今“中国制造”已然成为了“国产”的金字标签。民族自豪感的背后,是中国工业、制造业的强盛,是国产商品的优质和可靠。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国产汽车之所以能够走向兴盛,像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自带红色光环的民族品牌功不可没。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前赴后继和脚踏实地才有希望铸成如此宏伟、庞大的国产汽车阵营。

而如今,全球车企都走到了改朝换代的十字路口,时代环境明确要求“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开启新的征程。像长安这样的国有车企,在面临企业本身的转型需求之际也承担着满足用户需求和环境需求的社会责任。因此,向“中国智造”的转型实际上早已被拉开。从长安新车的内饰设计,到UNI家族的外观设计,长安汽车早已一只脚踏上了转型之路。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接下来,长安还将聚焦“低碳出行”、“新能源”、“智能化”以展开更长远的布局。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因此,长安人更乐意将此次的变革称之为“第三次创业。”

 

低碳出行是全面新能源的前提

在长安所谓的第三次创业阶段,给自身的目标定位是“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该定位可以看作是“三步走”十年布局后殊途同归的结果。

虽然将长远的规划浓缩为“三步”,但“新能源”和“智能化”实际上并没有先后之分,自始至终都是齐头并进。反倒是“低碳出行”更应当被理解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步,或者说是目前发展的重点。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刨除各种混合动力技术,“低碳”和“新能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碳排放”,“低碳”仅仅是过渡,所以目前优先发展低碳产品即是在为后期的“零排放”做准备。

随着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长期政策在去年被首次提出,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信号也被正式释放。但从具体的时间节点来看,企业仍然有不少的时间和空间去制定减排计划。长安制定的10年期规划满打满算恰好与碳达峰前的“碳增长”周期相吻合,结合目前长安汽车中尚有一大半的燃油车型,所以充分利用政策余地为企业转型“争取”更多的时间不失是个良计。

对长安而言,布局新能源的同时,升级现有的明星发动机蓝鲸系列以谋求更低的油耗和排放,使得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内燃机可以在政策框架内极大程度地发挥余热,绝对算是一个稳中求进且收益最大化的举措。

为此,长安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第二代CS55 PLUS。虽然新车为燃油驱动,但得益于蓝鲸新一代NE1.5T发动机较上代引擎有了8%的净功率提升和4%的油耗降低,车辆在拥有138kW最大功率和300N·m峰值扭矩的同时,也能享有5.9L的百公里油耗。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新品CS55 PLUS的推出,是长安汽车践行低碳出行最有力的举措之一,同时也展现出了长安对旗下内燃机效率的信心和对车辆排放水平的放心。

 

电动化、智能化共同发力

如今,电动化往往伴随着智能化一同进行,单独押注极易造成发展失衡。

侧重发展智能化应用的结果就是动力结构过于单一,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无非体现在了竞争力、碳排放水平以及双积分政策上。

实际上,新能源业务薄弱在双积分方面的影响尤为深远。在双积分上碰壁的企业不在少数,先前就有过相关的爆料,光2020年,本土就有六大汽车集团的双积分未能达标。而长安也是榜上有名,即便长安在整体零售方面表现抢眼,去年全年售出200.37万台新车,同比涨幅高达14%。

朱华荣直言,“新能源业务占比的低迷,让长安汽车在2020年平均每辆车少赚4000元”。

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失衡最终用单车利润的流失深深地戳中了长安的痛点,头重脚轻的发展模式下,企业更像是半个身子处在了未来,而剩下半边停留在现在。痛定思痛后,长安决定要用资源整合的形式来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只有打造出一个更加高端的电气化智能汽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失衡的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而这一切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该平台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合力打造,目前具体的品牌名称尚未公布。但从合作方的纸面实力来看,该品牌可能在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智能生态建设方面都有着不俗的实。无论如何,该品牌都值得被期待。一旦品牌落地,其极有可能成为长安正式冲击新能源市场所祭出的重拳。

另外,基于全新的CHN架构和方舟架构,长安将打造出EPA0、EPA1、EPA2三大平台,并在未来五年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在智能化方面,长安汽车提出要由“提供硬件产品”的传统模式向“提供生态产品+软件产品”的新型模式拓展,以构造“新汽车+新生态”的产业公司。

长安具体又是如何操作的呢?

例如长安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等企业展开合作,推动云计算、大数据、车载微信、5G车联网等产业合作;同时,与一汽、东风成立中汽创智T3出行;另外,为了满足未来智能汽车的算力需求,以及确保供应链安全,长安汽车还将携手国际领先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

对外合作上,长安显然打造了一个颇为豪华的产业朋友圈;而在内部组织和人员结构上,长安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比如实现欧尚品牌独立经营,成立软件科技公司;组建3000人的软件化、智能化人才团队以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成长高地。

长安汽车能在10年内完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吗?

 

点评

随着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入,相关资源的广泛整合,长安集百家之长只为实现2030年的宏伟愿景。目前来看,长安汽车在全面转型上的脚步不仅更快,同时也更加轻盈。新四化进程中,长安愈发游刃有余,这都离不开厚实的家底、正确的方向以及合适的伙伴。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0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11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17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15 ¥ 0.00
  • 四十不惑,风光依旧的上海车展

    继往开来,2025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有特殊的意义,距离1985年具举办的第一届上海车展恰好刚满四十年。那时,改革开放大门刚打开没多久,对于没见过几辆的普通人而言,第一届上海车展为国人打开了看世界领先工业的一扇窗。四十年间,中西方的汽车文化在这里交汇,各大流派的新技术在这里碰撞,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以及自主车企崛起,上海车展变成中国车企与各国车企以及全球用户交流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最好舞台,只不过,参展的主角在不停发生变化。

    14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0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6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1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7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5 ¥ 0.00
  • 稳坐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有何法宝?

    4月16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举办品鉴会。自发布以来,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以“智能与豪华双巅峰”傲视群雄,成为当前MPV细分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新品车型。作为广汽传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首款旗舰MPV,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不仅承载着传祺汽车冲击高端市场的蓬勃野心,更是凭借融合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MPV的价值标准。

    16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1-04-23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