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文化的探路者

观察    观察    谁能帮江淮追回被安进错过的时机?

谁能帮江淮追回被安进错过的时机?

4月2日,根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江淮汽车的前掌门人安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安进被调查,让江淮汽车再度进入到公众的视线内。此外,这家车企频繁发生高层人事变动,不到一年时间内,雍凤山等多位高层辞去董事职务,也受到关注。

微信号:HEYANYUECHE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江淮汽车前掌门人安进被媒体称为“罪臣”,在他执管期间,商乘用两块业务不振,新能源业务无力支撑,各个板块项目都偏离了预设的轨道。而在他退休之后,这家车企已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时机。

1月30日,江淮汽车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该企业2023年销售汽车59.25万辆,同比增长18.4%;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6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扭亏为盈。从2017年至2022年,江淮汽车已经连续6年扣非净利润为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90亿元。去年扭亏,对于江淮汽车来说意义重大。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江淮汽车一直受到安徽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最近三年累计获取政府补助高达45亿元。

 

江淮的拿来主义

无论是给蔚来汽车代工,还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成为德国大众在国内的第三家合资车企,江淮汽车的先天条件并不差。但是,和蔚来与大众的合作,这并没有给江淮带来本质上的全面提升。

在和蔚来的合作中,江淮自始至终只是一个代工者的角色。除了汽车尾部的“江淮蔚来”这个标记外,再没有任何存在感。在初期蔚来汽车还没有取得资质的情况下,江淮还是一个造车牌照的提供者。和江淮汽车分手后,蔚来今后就无需再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

 

在和大众的合作中,江淮更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大众不仅以10亿欧元收购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江淮大众也正式更名为大众安徽,德国大众集团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如今大众早已经基于江淮大众开始打造自己在国内新的业务,大量研发资源和未来先进平台都会优先向大众安徽导入。

 

而对于安徽省来说,能够同时将蔚来和大众两家重量级车企收入麾下,无疑让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不过,江淮汽车成为了安徽省、大众集团和江淮汽车三方中唯一“失落”的一方。安徽省基于江淮汽车筑巢引凤,最终引来的两只凤凰单飞。江淮忙了半天,最后都为他人做了嫁衣。

 

和华为的10年合约能不能救江淮?

在与蔚来、大众的合作慢慢被边缘化之后,江淮把目标投向了华为。去年12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其和华为签署了《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华为将全年赋能江淮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整个环节,且该协议有效期长达10年。其中,江淮汽车负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合作车型的开发,而华为则提供销售服务。

 

关于江淮和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有消息传将在今年四季度上市。至于首款车型则有两种讲法:一种是对标迈巴赫的轿车车型,另外一种是高端新能源MPV。不过,两种说法中有一个共识就是:江淮和华为的首款车型将是一款售价百万级别的车型。

 

得到华为的加持,江淮能否表现出和AITO问界品牌一样的势头,目前并不好判断。这不仅因为江淮和华为合作的品牌定位更高、动辄百万的豪车,不要说江淮难以承担,即使是华为能扛得起,都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放眼国内汽车市场,即便是强如比亚迪推出的仰望品牌,当下在国内的销量不过也就在千辆左右的水准。在刚刚过去的3月,仰望U8销售也只有1090辆。于比亚迪而言,仰望是提升品牌定位,改善公司的毛利率。而对于江淮来说,其正欲借和华为的合作来提升销量。这种情况下,推出百万级别的车型能够带来多少销量,就需要打上一个不小的问号。更不要说如今市场上已经确定采用华为鸿蒙智行模式的企业已经有了赛力斯、北汽、江淮和奇瑞四家,其他诸如东风、长安以及一汽,都有可能引入华为HI模式,其同样会引入华为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未来消费者即便想选择华为的鸿蒙智能座舱和ADS 2.0智能驾驶技术,都有更多的选择,稀缺性并不如原来那么强。

 

江淮的未来要靠谁?

和华为的合作,其实并不能从本质上提升江淮的体系能力。说到底,江淮将和赛力斯一样,沦为华为的代工厂,甚至都没有后期销售的主导权。当每次ATIO问界的新车亮相,总是余承东在舞台上重复着“遥遥领先”。对于江淮来说,即便和华为签署了十年长约,那未来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和华为的合作远远谈不上是最后一搏。华为全方位赋能并不是无偿的,江淮需要和其他车企一样,向华为支付不菲的费用。对于赛力斯来说,哪怕如今问界新M7一车难求,但是整个赛力斯依然还未能实现盈利。而江淮和赛力斯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江淮拥有自己比较完整的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业务版块,而且这两个版块在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的环境下都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和华为的合作能够短期内就实现盈利还好,但是如果像赛力斯一样短期内无法盈利,那么江淮和华为的合作必然会挤占江淮原本的研发和运营资金,那么江淮不仅在乘用车市场将继续被边缘化,而且在本来还有优势的商用车市场上,也会因为投入不足而面临不小的挑战。

 

去年4月,江淮汽车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作为主打国内7-15万元市场的全新品牌,江淮曾经为这个品牌制定了2025年“百万辆+千亿元”营收目标。去年5月,钇为旗下首款产品纯电动小型车“钇为3”面世。但从销量数据来看,钇为3离开江淮的雄心壮志还相去甚远。截至去年12月,钇为3累计销售了11384辆;而今年1月,钇为3的销量更是跌落至500辆。

 

在7-15万元这个市场内,江淮需要面对和竞争的是比亚迪。而后者是一个每年销量突破300万的车企,且拥有行业内稍有的三电系统自研和自己制造的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旗下的刀片电池,更是在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所以钇为3或者说钇为品牌要在比亚迪口中夺食,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点评

核心技术很难通过和其他车企合作获得。上汽和一汽都未能从大众手中拿到什么技术,更不要说江淮能够从华为、大众和蔚来手中能够拿到什么。江淮的重心应该放在商用车上,毕竟江淮的轻卡在国内以及海外市场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如今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非常惨烈,江淮汽车已经失去先机。与其苦苦自己支撑,还不如尽早壮士断腕,将有限的资源用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毕竟,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

记录汽车的时代记忆和社会表情

观察

  • Momenta VS 华为乾崑智驾,谁能在国内智驾宝座上加冕 ?

    近日, Moment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和多家车企的合作,完成了对国际一线主流车企的收割。与此同时,华为也在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0。作为国内两个智驾头部企业,Momenta和华为未来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缠斗,看谁能够坐上国内智驾“一哥”的宝座。

    0 ¥ 0.00
  • 鸿蒙智行,汽车隐形大佬

    鸿蒙智行携手上汽,表明华为找到了实体支撑的更强实力和发展空间,上汽也找到了智能科技的最强外援和无限可能。这种合作无疑具有示范性,带有引领性,属于强强携手,互为融合,资源叠加的规模响应,旨在远大目标,助力登上智能汽车新的巅峰。

    14 ¥ 0.00
  • 尹同跃B站首秀:造车要有一颗UP心

    当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以UP主身份出现在B站镜头前时,弹幕瞬间被年轻的UP主们刷屏。这个曾经打造出国民神车QQ的品牌,正以一场跨次元的"文艺复兴",重新闯入年轻人的视野。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奇瑞掌门人这波贴近年轻人的 “车展秀” 别有一番深意。

    18 ¥ 0.00
  • 如何增加“含华量”?丰田为跨国车企打了个样

    在合资品牌高光的时刻,丰田很低调;在合资品牌集体遇到挑战时,丰田很勤奋,充分呈现出全球头号车企在不停赴考过程中强大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分化的今天,中国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速度重塑行业规则。从技术标准到消费需求,从产业链协同到移动出行模式,每一环节都在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内涵。跨国车企如何应变,丰田在上海车展上交出答卷,这是新的开始。

    20 ¥ 0.00
  • 广本“含新量”创新高,P7在安全基石上攀登驾趣新高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被业内认为是分水岭式的存在,去掉喧嚣与虚火,扭转流量为王的传播思维,拨掉浮夸的噱头,让车企和观众的注意力都回归到车与技术的本身,这对于作为长期主义者的广本以及带着八大产品价值而来的P7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22 ¥ 0.00
  • 铂智7,合资向上新突破

    当铂智7以豪华的高级感出现在受众的视野里时,就会让人想到此前雷凌“零差价”带来混合动力车普及时的惊喜,还有铂智3X撬动智能纯电向下带来的惊艳,以及对眼前铂智7向上突破带来合资研发高端化的惊叹等,这表明广丰在汽车转型大潮中一直在领风气之先,产品帅气,可圈可点,被视为合资车企中的新头部。

    22 ¥ 0.00
  • AI能为小鹏汽车插上双翅吗?

    近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以科技树的形式展示了围绕AI与新能源技术建立起的差异化优势,这也预示着小鹏汽车将会聚焦AI技术,除了小鹏X9亮相会场之外,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成果,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元老级车企,小鹏向AI汽车公司进发的脚步愈发加快,也为其他车企带来更多启示。

    0 ¥ 0.00
  • “方盒子”玩出新花样,捷途新车如何升级?

    “方盒子”概念屡见不鲜,但在“方盒子”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倒让人耳目一新,本用来宣导方正造型和硬派车设的概念,在新花样的改造升华下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开始承载用户更多的期望和向往。

    11 ¥ 0.00
  • 既要安全又要智能化,广汽拥抱AI变革新时代

    广汽集团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四款新车,以AI赋能消费者全场景用车需求。关于如何以安全为底色而拥抱AI变革新时代等一系列问题,广汽集团高层在上海车展认真作答。

    14 ¥ 0.00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拥抱机器狗玩出新花样

    近日,长城汽车发出公告,宣布与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以推动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首次合作将打造“越野车+机器狗”组合,车企与机器人公司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6 ¥ 0.00
  • 红旗深度解读如何为用户造好车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启幕,车展的商业属性使其既成了秀肌肉的舞台,同时又扮演着各家兵戎相见、你来我往的角斗场,一时间造车成了一件趋利的事。从更加高远的视角看,造车不只是为了卖车,更不是为了作秀圈钱。相比之下,一汽红旗的造车态度要明显纯粹得多,用一汽董事长邱现东的话来说即是“‘为用户造好车’是红旗品牌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19 ¥ 0.00
  • 沃尔沃在价格上失守,在安全上坚守

    沃尔沃的豪华是什么?“安全”可能是最没有争议的答案,其次是“环保”和“健康”。这一套北欧式的豪华理念被沃尔沃奉行了数十年,成了品牌的豪华密码,同时也成为了沃尔沃和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区分。沃尔沃始终在坚持“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的价值输出,但在流量为王、营销当先的今天,乘用车市场的消费观正在扭曲,相比起诳话连篇、花式整活的厂商,沃尔沃显得更加内敛且低调,品牌“存在感”开始被动降低。

    18 ¥ 0.00

深度

禾颜阅讯

2024-04-10 16:12